近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李德軍課題組在喀斯特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養分限制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土壤微生物養分限制的認知對于理解生態系統功能和過程以及預測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至關重要。喀斯特生態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分布,在調節全球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關于喀斯特生態系統微生物養分限制的格局仍不清楚。
基于此,李德軍課題組副研究員陳浩在中國西南喀斯特地區選擇了農田、草地、灌叢和次生林4種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以及白云巖和石灰巖兩種主要的巖性類型,利用酶化學計量學作為指標,研究揭示了喀斯特生態系統微生物養分限制在區域尺度上的一般格局。
研究表明,喀斯特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主要受碳和磷的限制,而不受氮限制。進一步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碳限制在不同土地利用或巖性類型下存在差異:在農田和森林中最高,但在草地中最低,白云巖發育土壤下比在石灰巖的更高。此外,巖性控制了微生物磷限制沿次生演替發展的格局:在白云巖地區,微生物磷限制從次生林到農田不斷減弱,但在石灰巖地區的4個生態系統之間沒有差異,這為解釋不同地區微生物養分限制沿次生演替發展過程中的差異性變化提供了新的視角。
2024年6月14日,第二屆天津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在天津盛大開幕(專家學者齊聚,第二屆天津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盛大開幕!)。有來自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業協會、企業界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以......
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張夢然)古細菌是人類20億年前的“微生物祖先”。發表在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或改寫基礎生物學教科書:其解釋了這些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通過消耗和產生......
“天鵝淚”單細胞折紙般的褶皺使其能夠實現極端變形。圖片來源:斯坦福大學普拉卡什實驗室科技日報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對于微生物世界的捕食者來說,要依靠極端變形能力,譬如將脖子伸展到體......
日前,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1107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標準草案的公示(第二次)我委擬修訂1107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標準編號:《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
2024年5月22日-2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市舉辦了以“全球視野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為主題的全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近日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處理與利用團隊在農牧廢棄物高質化利用制備新型材料“生物質地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利用功能微生物資源和發酵技術成功制備新型生物基成膜助劑替代化學成膜添加劑,并......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的第二次公示稿,以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為一個月,從即日起至2024年7月1日結束。《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旨在為藥品微......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