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竹子中心)獲悉,該中心以竹代塑創新團隊利用竹材細胞壁定向活化與模壓技術,成功將竹材直接加工成高強度、耐水以及可降解的全竹熱固性塑料異形產品。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竹子因其生長快速、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及環境友好的特性,被視為有潛力替代石油基塑料的材料。然而,竹材自身的結合能力較弱,往往需要與膠黏劑或其他材料復合使用,這可能會帶來空氣污染的風險。此外,與石油基塑料相比,竹材的天然可塑性較差,在成型過程中需要依賴水熱處理進行軟化和定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范圍。
“本研究采用了一種創新策略,通過結合亞氯酸鈉和醋酸的選擇性作用,實現了對竹材中部分木質素的有效去除。同時,利用高碘酸鈉對糖單元進行定向醛基化處理,成功地對竹材細胞壁的結構與組分進行了定向重構。這一重構過程不僅顯著增強了竹材單元的反應活性,還大幅提升了其可塑性。”論文第一作者、竹子中心助理研究員郭登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此基礎上,通過熱壓致密化工藝,團隊成功地將處理后的竹材直接轉化為熱固性塑料產品。這種新型的全竹熱固性塑料展現出了與聚苯乙烯、酚醛樹脂和聚氯乙烯等硬質塑料相媲美的卓越力學性能。
通過細胞壁結構定向調控制備全竹熱固性塑料示意圖。竹子中心供圖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竹子中心副研究員李景鵬表示,這種全竹熱固性塑料還表現出了卓越的耐溶劑性和耐水性。即使將其浸泡在多種溶劑中,甚至是水中,一個月后它仍能保持其原始形態。更為關鍵的是,這種塑料具有可重復成型和可降解的特性,使其在替代傳統石油基塑料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
9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家利用肽和塑料中大分子的片段,開發出一種由微小、靈活的納米級絲帶組成的材料。這種柔軟、可持續的電活性材料有望為醫療、可穿戴和人機界面設備提供新......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智能手表、運動手環甚至手機不再需要外接電源頻繁充電,而是通過吸收你身體散發的熱量來自行供電,會是一種什么體驗?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朱道本、狄重安團隊與多個國內外頂尖科研團隊合作......
什么?竟然有昆蟲把塑料當作美味!對的,你沒有看錯,科學家發現了很多愛“吃”塑料的昆蟲,并對它們解決白色污染寄予厚望。近日,江蘇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教授孫建中團隊系統綜述了昆蟲及其腸道共生菌在塑料生物......
科研團隊以無機黏合劑為突破口,成功研制出基于磷酸鋁、磷酸鋁硼和磷酸鋁鉻黏合劑的碳塑料。圖為科研人員在做實驗。圖片來源: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劉霞)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和喀山國立研......
一項8月29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顯示,塑料瓶和塑料袋可以蒸發成化學合成砌塊,變成具有原始材料所有特性的新塑料。雖然仍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但新工藝是邁向真正的塑料循環經濟的一大步。自20世紀50年代以......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溫才妃灰藍色的海面上一船船“洋垃圾”駛入中國海域在報紙上看到“洋垃圾”的新聞陳學思很想為消除“洋垃圾”中的“白色污染”盡一份力1999年,陳學思留學歸國加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卓君團隊通過對微生物進行基因編輯,產生了具備極端環境耐受能力的孢子,從而使其在特定條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同時,團隊通過塑料加工方法將孢子包埋在塑料基質中。該研究為開......
記者2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竹子中心)獲悉,該中心以竹代塑創新團隊利用竹材細胞壁定向活化與模壓技術,成功將竹材直接加工成高強度、耐水以及可降解的全竹熱固性塑料異形產品。相關研......
記者2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竹子中心)獲悉,該中心以竹代塑創新團隊利用竹材細胞壁定向活化與模壓技術,成功將竹材直接加工成高強度、耐水以及可降解的全竹熱固性塑料異形產品。相關研......
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細菌制造出一種具有熱穩定性的塑料,性質類似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相關研究21日發表于《細胞》旗下《生物技術趨勢》雜志。大多數用于包裝和工業用途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