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4-24 21:40 原文鏈接: 低BMI、高腰圍老年人死亡風險最高

    日前,《歐洲心臟雜志》在線發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呂躍斌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基于我國高齡老年人前瞻性隊列數據,采用單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闡明了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體質指數(BMI)與腰圍對健康影響的因果關系,提示BMI與腰圍在高齡老年人中發揮不同健康效應。

    我國高齡老年人中BMI和腰圍與死亡風險的因果關聯。課題組供圖

     BMI和腰圍是衡量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最常用的兩項指標,為心血管疾病(CVD)的獨立危險因素。在一般成年人中,BMI與死亡風險通常呈U型或J型關聯,也就是說,低體重、超重或肥胖均增加死亡風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在某些特殊人群(如高齡老年人、患有消耗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人群等)中發現肥胖可能是健康和生存的保護因素,這一現象被稱為“肥胖悖論”。

    由于受到生存偏倚、反向因果和混雜因素等影響,“肥胖悖論”在高齡老年人中是否真實存在有待進一步驗證,BMI和腰圍對高齡老年人健康的聯合作用尚不清楚。

    該研究共納入來自1998至2018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的5306名高齡老年人,使用Cox等比例風險回歸評估BMI及腰圍與全因死亡、CVD和非CVD死亡的關聯關系,篩選符合國人遺傳特征的BMI及腰圍相關基因位點并構建多基因風險評分,采用單樣本孟德爾隨機化開展因果推斷,根據多基因風險評分分組探索BMI與腰圍對死亡風險的聯合因果效應。

    研究納入的高齡老年人平均基線年齡為90.6歲,平均BMI和腰圍分別為19.4kg/m2和79.5 cm,隨訪期間共3766人死亡。

    在觀察性研究中,隨著BMI水平上升高齡老年人死亡風險下降(BMI每增加1kg/m2的HR值為0.963,95% CI 0.955–0.971)。

    線性孟德爾隨機化結果表明,遺傳預測的BMI與全因死亡風險及非CVD死亡風險下降均呈因果關聯。

    針對腰圍指標,觀察性分析發現腰圍與死亡呈反向關聯;孟德爾隨機化結果表明隨著腰圍水平升高,高齡老年人全因死亡、CVD死亡和非CVD死亡風險均升高。

    在非線性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時,遺傳預測的BMI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呈“倒J”型關聯,死亡風險最低點(28kg/m2)處于超重和輕度肥胖范圍(24.0~31.9kg/m2)。

    在探索BMI與腰圍的聯合作用時,發現與正常BMI水平及低腰圍的高齡老年人相比,高BMI且低腰圍者死亡風險更低,而低BMI且高腰圍者死亡風險最高。

    文章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副研究員呂躍斌告訴《中國科學報》,該研究基于因果推斷研究探索了BMI和腰圍對我國高齡老年人群死亡風險的獨立和聯合影響,發現BMI與腰圍在高齡老人健康中的作用并不相同,高BMI低腰圍為降低高齡老年人死亡風險的適宜體型,為我國高齡老年人“肥胖悖論”提供了新的因果證據,打破了“不同年齡段成年人采用相同體重管理目標”的傳統理念,提示針對高齡老年人應綜合考慮BMI和腰圍在健康結局中的不同作用,為這一特殊群體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個體化的體重管理指南。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e206


    相關文章

    低BMI、高腰圍老年人死亡風險最高

    日前,《歐洲心臟雜志》在線發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呂躍斌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基于我國高齡老年人前瞻性隊列數據,采用單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闡明了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體質指數(BMI)與......

    接觸音樂有助改善老年人大腦健康

    據1月28日《國際老年精神病學雜志》報道,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老年時的大腦健康狀況和改善程度與終身接觸音樂有關。一項名為“保護”的研究項目,分析了1000多名40歲以上成年人的數據,以評估演......

    北大團隊發布!中國老年人認知健康情況穩中向好

    認知障礙(CI)是指在記憶、學習新事物、集中注意力或做出影響生活日常的決定方面有困難。輕度CI患者可能注意到自己認知功能的變化,但仍能夠進行日常活動;重度CI可能影響患者的理解能力、語言和書寫能力,影......

    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體育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關于進一步做好老年人體育工作的通知》《加......

    研究發現活動更多的老年人生活質量更好

    英國研究人員對近1500名成年人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60歲以上人群運動時間減少與生活質量下降有關。久坐時間的增加也同樣與生活質量下降有關。研究人員表示,這凸顯了鼓勵老年人保持活躍的必要性。6月22日,......

    傾盡全力,保護老年人健康

    目前,“保健康、防重癥”是“乙類乙管”階段整個疫情防控的重心,屬于脆弱人群的老年人受到全社會牽掛。老年人集中的養老機構,屬于疫情防控的重點機構。民政部門介紹,現在全國有4萬多個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

    老年人出現癥狀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且多有基礎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予以更多關懷和重視。老年人出現癥狀何時需要就醫?感染后要注意什么?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權威專家作出專業解答。問:老年人出......

    專家解讀:老年人感染新冠,出現哪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應該如何監測?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及時就醫……針對網友關心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救治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燕明做進一步解讀。為什么老年人感染后是引發重......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好重癥救治工作

    當前,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重癥發生率如何?老年人感染后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如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好重癥救治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和有關負責人進行解答。“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的比例高......

    科學防疫,老年朋友要注意這些事

    疫情期間,老年人要做好防護,如外出佩戴口罩、少去人員密集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保持手衛生等。老年朋友還要注意以下事項:1.患有基礎性疾病需長期服藥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藥;可以定期去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