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中,中國占據三席。北京位居首位,上海、南京入列。
今年SDG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前十的科研城市分別是:北京、舊金山灣區、紐約都市圈、巴爾的摩-華盛頓、波士頓都市圈、上海、南京、新加坡、洛杉磯都市圈、首爾都市圈。
增刊顯示,在SDG研究產出增長最快的城市中,北京一馬當先,緊隨其后的是南京、上海、廣州這幾座中國城市,而美國只有紐約和波士頓都市圈進入了產出增速最快的20個城市之列。
不過,自然指數的數據也顯示,各城市在SDG相關研究上各有側重。比如,北京2015至2020年SDG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的相關產出最高,幾乎是排名第二位的舊金山灣區的三倍。同期,北京與SDG13(氣候行動)和SDG14(水下生物)相關的產出也均列第一。巴爾的摩-華盛頓和波士頓都市圈在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相關研究方面分列第一和第二位。紐約都市圈則在SDG13(氣候行動)研究上表現強勁,僅次于北京。
“這些不同的本地優先次序反映了這些城市所面臨并積極應對的不同挑戰,也反映了科研機構、設施和經費等資源都高度集中于世界上的大城市。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說,“值得注意的是,專注于特定SDG的小城市也能大有作為。例如澳大利亞湯斯維爾的人口還不到20萬,但在水下生物(SDG14)方面的研究僅次于北京,這得益于當地科研機構對大堡礁開展的前沿研究。”
該增刊還包括了全球科研城市2020年在自然指數的整體表現排名(不僅限于SDG研究)。北京居于榜首,且自2016年以來一直穩居第一,南京從第19位升至第8位,上海從第8位升至第5位,而紐約都市圈、巴爾的摩-華盛頓、東京、巴黎和洛杉磯都市圈2015-2020年期間均下降了一個位次。
新增刊聚焦這些科研領先城市及都市圈在自然指數82本精選的自然科學期刊中與SDG相關的研究產出,并根據2015年至2020年的貢獻份額(Share,自然指數的關鍵指標)來衡量它們的表現。數碼科研(Digital Science)旗下Dimensions數據庫的SDG分類工具被用來篩選論文,按照17個SDG目標對論文進行分類。
自然指數專注于自然科學,因此增刊主要關注十個與自然科學最相關的SDG(總共17個SDG)。對自然指數期刊發表的相關文章數量的統計發現,有三個SDG領域的論文數量最多:SDG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SDG13(氣候行動)、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
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在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份額首次排名第一,超過美國。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
英國《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國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領先的科研城市中繼續保持首位。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制并定......
2015-2021年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領域自然指數貢獻份額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施普林格·自然 最新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
2022年2月7日,NatureIndex公布了2020年11月1日 -2021年10月31日學術機構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中,中國占了28位。位居中國(含港澳臺)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
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0日發布消息說,《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增刊顯示,根據2020年文章份額排名的全球年輕大學(建校時間在50年及以下)50強中,有23所是中國......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200強名單,以及4個學科類別百強名單: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