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所和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全球首套1000噸/年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中試裝置,在山東鄒城工業園區開車成功,生產出符合國VI標準的清潔汽油產品。該技術于3月4日在上海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評價專家組組長何鳴元院士主持評價會。我所孫劍研究員在會上代表研究團隊作了工作報告,詳細介紹了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中試技術的研發歷程。評價專家組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成果屬世界首創,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二氧化碳加氫轉化制液體燃料和化學品,不僅可實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儲運,同時也為解決國家能源安全問題、實現“雙碳”目標等提供新策略。但是,二氧化碳的活化與選擇性轉化極具挑戰。國內外技術路線多集中于合成低碳化合物,若能利用該過程選擇性生產高附加值、高能量密度的烴類燃料,將為推進清潔低碳的能源革命提供全新路線。
由我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DNL19T3組)孫劍、葛慶杰和位健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于2017年開發了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技術,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自然》(Nature)雜志選為研究亮點。該技術歷經實驗室小試、百克級單管評價試驗、催化劑噸級放大制備、中試工藝包設計等過程,于2020年在山東鄒城工業園區建設完成了千噸級中試裝置。裝置累計完成各項投資四千余萬元,并陸續實現了投料試車、正式運行以及工業側線數據優化,于2021年10月正式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連續72小時現場考核。該技術可實現二氧化碳和氫的轉化率達到95%,汽油在所有含碳產物中的選擇性優于85%,顯著降低了原料氫和二氧化碳的單耗,整體工藝能耗較低,生成的汽油產品環保清潔,經第三方檢測,辛烷值超過90,餾程和組成均符合國VI標準。目前,該團隊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生產成套技術,為后續萬噸級工業裝置的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工作得到了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興遼英才等項目資助。(文/孫劍、葛慶杰、位健 圖/侯守福)
2024超臨界二氧化碳動力循環與多能互補系統國際會議于9月21日在上海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及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華北電力大學、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
日前,第三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論壇上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說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進入一個平穩期。在這背后離不開北京市在政策端的重視。......
日前,第三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論壇上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說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進入一個平穩期。在這背后離不開北京市在政策端的重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研究員孫劍和副研究員俞佳楓團隊,在碳化鉬催化CO2轉化利用方面取得進展。科研人員利用火焰噴射裂解法一步合成了亞穩態不飽和氧化鉬催化劑。該亞......
據最新一期《自然·能源》雜志報道,來自英國和新西蘭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膜技術,能夠有效利用濕度差捕獲二氧化碳(CO2)。這種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為實現氣候目標提供了極具前景的解決方案。分離過程深刻......
國家藥監局關于注銷二氧化碳激光治療機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公告(2024年第85號)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根據企業申請,現注銷湖北康達醫藥開發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激光治療機醫療器械注冊證,注冊證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在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陰極高溫二氧化碳電解反應活性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精準構筑高溫穩定的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溫二氧化碳電解......
位于冰島的直接空氣捕獲工廠Climeworks,用風扇吸入周圍空氣以提取二氧化碳在全球范圍內減少碳排放是緊要和必要的,溫室氣體的消除被認為是實現凈零排放、限制氣候變化最壞影響的關鍵所在。科學家表示,捕......
位于冰島的直接空氣捕獲工廠Climeworks,用風扇吸入周圍空氣以提取二氧化碳。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在全球范圍內減少碳排放是緊要和必要的,溫室氣體的消除被......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已成為生態環境領域一個靚麗的公共品牌,已連續3年作為六五環境日主題活動之一,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全社會廣泛參與,促進了我國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事業健康發展。今年六五環境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