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1-21 11:02 原文鏈接: 關新元教授權威期刊發表癌癥研究新成果

      來自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氧化應激誘導生長抑制因子1(OSGIN1)等位基因失衡與肝癌的進展相關。這一研究發現于1月10日發表在國際胃腸病學雜志(Gastroenterology,IF 11.675)上。

      任職于香港大學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關新元(Xin-Yuan Guan)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腫瘤發生發展相關基因、腫瘤干細胞及腫瘤微環境等。在國際SCI收錄的雜志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04篇。

      肝細胞癌(HCC)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癥類型之一,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嚴重地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肝癌,其死亡率在我國十大惡性腫瘤的排名中已從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肝癌的預防和治療是世界性難題,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療手段。探討遺傳變異與肝癌發生發展之間的關系,尋找肝癌相關基因對于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策略,改善疾病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尋找與肝癌發病機制相關的遺傳變異,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結合臨床信息,對來自肝癌患者的400對肝癌和鄰近非腫瘤組織進行了RNA序列分析。所有這些患者均在中山大學接收了手術治療。從組織中抽提總RNA并進行測序,研究人員鑒別了具有等位基因失衡的變異。隨后研究人員在肝癌細胞系和小鼠腫瘤移植物中調查了這些變異對于細胞功能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與細胞應激有關的基因有高比例的等位基因失衡。OSGIN1基因的一個核苷酸變異(nt 1494: G-A)導致了一個氨基酸置換(codon 438: Arg-His)。這一OSGIN1變異形式特異性地存在于腫瘤組織中。功能分析揭示,常見OSGIN1形式發揮腫瘤抑制因子功能,可通過誘導凋亡使得肝癌細胞對化療藥物敏感。而變異則使得OSGIN1喪失了這一效力。它似乎影響了OSGIN1從細胞核易位到線粒體,這對于它的凋亡功能至關重要。

      相比于鄰近的肝組織,OSGIN1在肝癌樣本中的表達模式和定位均發生了改變。在肝癌樣本中OSGIN1 mRNA水平下降了24.7%,且OSGIN1下調與患者總生存時間和無病生存時間縮短有關。在整個患者亞群中攜帶OSGIN1 1494A變異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最短(32.68個月),他們的腫瘤樣本具有最低的細胞凋亡指數。

      新研究確定了OSGIN1是一個腫瘤抑制因子,其在人類肝癌中表達下調或是發生了改變。在肝癌樣品中檢測到OSGIN1變異減少了凋亡,與患者生存期縮短有關。

    相關文章

    CAR增強子!讓CART細胞更強、更持久,有效防止腫瘤復發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作為一種單獨療法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正在廣泛研究用于各種實體瘤、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目前,美國FDA已批準6款CAR-T細胞療法上市,其中4款......

    研究揭示腫瘤免疫逃逸的新機制

    腫瘤免疫微環境在影響癌細胞免疫逃逸和轉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癌細胞的轉移通常要求降解與重構微環境中的胞外基質。過去相關研究主要側重于生物化學層面,微環境中物理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特別是細胞外......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重大突破!我國學者揭示腫瘤免疫治療新機制

    在人體復雜的免疫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能有效清除“異己”,又能避免誤傷“友軍”。然而,這種平衡有時會被“狡猾”的腫瘤細胞所利用,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就是人體內的......

    樊海明:如何“從1到無窮大”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Nature系列綜述:諾獎團隊系統總結用于增強腫瘤原位疫苗的遞送技術

    瘤原位疫苗接種是指利用腫瘤部位可用的腫瘤抗原來誘導腫瘤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任何方法。這些方法在許多實體瘤的治療方面前景廣闊,眾多候選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前或臨床評估,并有幾種產品已經獲批。然而,開發有效......

    局部晚期直腸癌治療新方案:超50%患者腫瘤完全緩解

    腸癌作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來發病率不斷攀升。在上海,腸癌的發病率已經高居腫瘤發病排行榜前列。目前,隨著診治技術的發展和早期發現率的提升,腸癌的療效取得顯著提升。然而,在臨床上,仍然有部分......

    資金1億美元小分子原創新藥實現成果轉化將填補相關抗癌藥物空白

    一種針對各類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并發癥的臨床前小分子原創新藥,由華東師范大學與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研發成功并實現成果轉化,近期與美國生物制藥公司SupercedeTherapeutics達成了總額為1億美元......

    Nature子刊:揭開吸煙促進肺癌的新機制

    無論是從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來看,肺癌都是全球第一大癌癥,最近數據顯示,2022年肺癌新增病例248萬,死亡病例182萬。盡管開發了許多有前途的藥物,但耐藥性仍不可避免地出現,導致肺癌患者的復發。因此......

    中國科學家Nature發文:智能核彈頭精準打擊腫瘤,革新癌癥放射性核素治療

    2024年6月6日,中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LiuZhibo)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Covalenttargetedradioligandspoten......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