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華盛頓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細胞周期依賴性BRCA1–UHRF1級聯反應調控了DNA雙鏈斷裂修復信號通路的選擇。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月5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的裴華東(Huadong Pei)研究員及樓振昆(Zhenkun Lo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DNA雙鏈斷裂(DSBs)嚴重危害了細胞活力和基因組穩定性。正確修復染色體DSBs對于維持基因組穩定性,防止腫瘤發生至關重要。在真核細胞中,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和同源重組(HR)是介導DSBs修復的兩個關鍵信號通路。啟動這些過程受到嚴密的調控,異常信號激活會導致基因組不穩定。NHEJ是通過重新連接斷裂DNA末端來修復DSBs。沒有利用同源模板來指導修復,NHEJ有效但容易出錯及突變。HR利用了姐妹染色單體中的同源序列來作為模板,啟動修復合成及恢復染色體完整性,被視作是一種無錯誤的DSB修復機制。
在細胞周期過程中HR和NHEJ之間的選擇受到嚴格地調控。NHEJ在整個細胞周期過程中發揮功能,而HR主要發生于細胞周期中存在姐妹染色體的S和G2期。在G1期,由于無法利用姐妹染色體,且DNA末端切除受到抑制,NHEJ是唯一的選擇。在S期細胞中,DSB末端切除可導致啟動HR。因此,修復信號通路選擇從NHEJ切換至HR。53BP1和BRCA1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相反的作用。近期的一些研究揭示,在G1期細胞中53BP1可通過招募下游效應因子RIF1,阻止BRCA1 DSB位點重定位,促進了NHEJ。
在G1期,RIF1通過與磷酸化53BP1互作聚集在DSB位點,阻止了5′末端切除并促進了NHEJ。在缺乏RIF1的情況下,DSBs被過度切除,細胞顯示G1特異性電離輻射高度敏感性。與之相反,在S期細胞中,RIF1以一種BRCA1依賴性方式從DSB位點移除,這對于啟動HR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在S期BRCA1通過從DSBs位點除去RIF1促進了HR。
E3泛素連接酶UHRF1是一個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一些研究揭示破壞UHRF1功能可導致對DNA損傷高度敏感,表明UHRF1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中起關鍵作用。但當前對于UHRF1在DNA修復選擇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UHRF1直接參與了BRCA1和53BP1之間的互作。機制研究揭示,在S期BRCA1將UHRF1招募到DSBs處,BRCA1的BRCT結構域及UHRF1磷酸化Ser674是其必要條件。隨后,UHRF1介導RIF1 K63多聚泛素化,導致了RIF1與53BP1和DSBs分離,由此促進啟動了HR。
這些結果表明,UHRF1是DSB修復信號通路選擇的一個關鍵調控因子,這獨立于它在異染色質形成和表觀遺傳調控中所起的作用。
多發性骨髓瘤(MM,multiplemyeloma)是一種復雜的血液系統疾病,目前臨床上存在很明顯未滿足的治療需求;盡管傳統療法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這種疾病目前仍然無法治愈,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物-心理-社會現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于2020年將其重新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根據時間定義,疼痛主要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植物依賴細胞內免疫受體NLR識別病原菌分泌進入胞內的效應因子(effector),并觸發ETI(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據其N末端結構域可分為三類:TI......
Hippo途徑最早是在黑腹果蠅身上發現的,在過去的20年里一直被研究。Hippo途徑的基本發現和過程的時間表。在哺乳動物中,Hippo通路由幾個關鍵成分組成,包括哺乳動物STE20樣激酶1/2(MST......
2011年12月底,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千人計劃”徐華強課題組與美國文安徳研究所KarstenMelcher、上海植生所與普渡大學的朱健康教授合作,分別在Science和PNAS上發表了ABA信號通......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負責長壽的協同細胞通路,其或能將線蟲的壽命延長5倍,線蟲是一種用作衰老研究的動物模型。圖......
腦膠質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見的顱內原發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約10/10萬,大多生長在腦中央溝區、丘腦或腦干等重要區域,生長呈侵襲性、無限制性與周圍正常腦組織無明顯界限。因此,手術治療一方面切除范......
由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重要信號通路的活性隨著衰老和心力衰竭而增加。在他們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雜志上的文章中,他們描述了......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時,固有免疫可發揮保護作用并激發適應性免疫以清除病原體感染【1】。在宿主所表達的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中,胞質DNA感受器(......
武漢大學細胞生物學系劉昱教授課題組發表了題為“TMED2potentiatescellularIFNresponsestoDNAvirusesbyreinforcingMITAdime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