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負責長壽的協同細胞通路,其或能將線蟲的壽命延長5倍,線蟲是一種用作衰老研究的動物模型。
圖片來源:MDI Biological Laboratory
研究者表示,壽命的增加相當于人類能存活400或500年;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驅動秀麗隱桿線蟲衰老的兩大主要的通路,該線蟲是衰老研究的流行模型,因為其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基因,而且其壽命僅有3-4周,這就能使得科學家們快速評估遺傳和環境干預對延長健康壽命的影響效應。
由于這些通路是保守的,這意味著其能夠通過進化傳遞給人類,同時其也一直是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的重點,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通過研究來改變這些通路從而旨在開發多種能延長機體壽命的藥物,協同效應的發現也能為開發新型抗衰老療法開啟一扇大門。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雙突變線蟲進行研究,即其胰島素信號(IIS)和TOR信號通路都被遺傳改變了,因為IIS通路的改變會導致壽命100%的增加,TOR信號通路的改變會增加30%的壽命,理論上來講,雙突變線蟲就會增加130%的壽命,但實際上其壽命增加了500%。
醫學博士Hermann Haller表示,盡管我們在線蟲中發現了控制衰老的細胞通路,但目前我們并不清楚這些通路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通過對這些相互作用的特性進行分析,我們或許就有望開發出新型療法來增加機體的健康衰老。研究者指出,這種協同效應真的非常有意思,其所帶來的結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等于五,因此研究人員或有望基本本文研究記過來開發新型抗衰老療法。這種協同相互作用的發現也能幫助開發新型組合性療法,其中每一種療法或會影響不同的通路,從而延長人類的健康壽命,同時還能利用這種組合性療法來治療癌癥和HIV。這種協同相互作用也能幫助解釋為何科學家們無法識別出負責某些人特別高領的關鍵單一基因。
此外,研究人員還重點研究了線粒體中長壽是如何進行調節的,在過去10年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線粒體的失調與機體衰老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聯,后期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來闡明線粒體在機體衰老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多發性骨髓瘤(MM,multiplemyeloma)是一種復雜的血液系統疾病,目前臨床上存在很明顯未滿足的治療需求;盡管傳統療法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這種疾病目前仍然無法治愈,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物-心理-社會現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于2020年將其重新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根據時間定義,疼痛主要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植物依賴細胞內免疫受體NLR識別病原菌分泌進入胞內的效應因子(effector),并觸發ETI(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據其N末端結構域可分為三類:TI......
Hippo途徑最早是在黑腹果蠅身上發現的,在過去的20年里一直被研究。Hippo途徑的基本發現和過程的時間表。在哺乳動物中,Hippo通路由幾個關鍵成分組成,包括哺乳動物STE20樣激酶1/2(MST......
2011年12月底,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千人計劃”徐華強課題組與美國文安徳研究所KarstenMelcher、上海植生所與普渡大學的朱健康教授合作,分別在Science和PNAS上發表了ABA信號通......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負責長壽的協同細胞通路,其或能將線蟲的壽命延長5倍,線蟲是一種用作衰老研究的動物模型。圖......
腦膠質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見的顱內原發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約10/10萬,大多生長在腦中央溝區、丘腦或腦干等重要區域,生長呈侵襲性、無限制性與周圍正常腦組織無明顯界限。因此,手術治療一方面切除范......
由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重要信號通路的活性隨著衰老和心力衰竭而增加。在他們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雜志上的文章中,他們描述了......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時,固有免疫可發揮保護作用并激發適應性免疫以清除病原體感染【1】。在宿主所表達的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中,胞質DNA感受器(......
武漢大學細胞生物學系劉昱教授課題組發表了題為“TMED2potentiatescellularIFNresponsestoDNAvirusesbyreinforcingMITAdime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