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數據的面紗至今未能揭開,但是“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等事件的曝光,進一步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土壤污染情況的關注。
昨日(8月8日),據記者了解,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徽、重慶、湖北、內蒙古等地區都在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普查工作。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披露的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顯示,三級和劣三級土壤已占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面積的22.8%,主要超標元素為鎘、汞、砷、氟。直接關系“餐桌子”安全的土壤污染問題,其嚴重程度令人擔憂。
廣東省國土資源部透露,此次調查由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合作開展,始于2006年1月6日,2012年6月完成,歷時6年多。未來其將會同有關單位推進廣東省農地地質與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工作,并展開對市、縣級農業地質與生態地球化學調查項目。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地實際上都已經在陸續開展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普查工作。
實際上,此次農業用地土壤污染大普查工作是由農業部發起。2012年初,農業部、財政部印發了《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財政部撥款8.27億,由農業部在未來5年的時間內對全國農產品產地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
然而,國土資源部與原國家環保總局早在2006年就曾做過全國土壤污染調查,且調查工作早已完成。雖然,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至今未能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那么,農業部為什么還要繼續開展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普查呢?
上述知情人士稱,環保部獲得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結果,對于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也有數據,但是比較“粗”,各方面專家對于這個調查、取樣的方法有爭議,所以,農業部要對其進行更加廣泛的普查。
農業部開展更為廣泛的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對于真實了解農業土壤污染問題肯定有積極的作用。但是,普查的最終結果會不會向社會公開呢?
有業內專家擔心,如果調查的結果比較嚴重,考慮到可能給農產品市場帶來的影響較大,其普查結果將不會對外公布。
2013年6月,中央政府網站刊登了“國土資源部:我國正繪制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的消息,指出重金屬等污染物指標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礦業和農業區上升較快。
但是,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具體情況,社會各界說法不一。
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約20%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
“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在不斷加重。”原美國夏威夷大學環境專家董良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造成我國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最主要的三個方式是:礦山、工業排放和污水灌溉。
據董良杰介紹,農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第一貢獻者”是礦山,每年我國尾礦在以億噸的數量增長,湖南、廣西、江西等地都是尾礦污染較嚴重地區。除了上述重金屬污染來源之外,一些牲畜飼料添加劑中的重金屬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山東等地就曾出現過因動物糞便中重金屬含量高,導致小麥中重金屬嚴重超標的情況。
相比較于農業土壤中重金屬加重的問題,更加讓業界擔憂的是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問題。雖然國家正在逐步加大力度開展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但是,實際難度較大。
董良杰說:“(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太難了,從土壤中剔除重金屬不容易,一般是用植物提取重金屬,速度很慢。”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說,在全球面臨的所有問題中,氣候變化也許是其中最緊迫的一個,必須通過最嚴肅的方式和采取最現實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他說,除了認真應對,“真......
關于發布《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176分類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5-23文號公告2022年第10號主......
千萬別用這個做飯,嚴重會致死,家里有的趕緊丟了……很多人家里炒菜的時候,喜歡用鐵鍋,因為有一種說法是“吃鐵補鐵”。但你確定你家的鍋補的是鐵?如果你家有這種鍋→化工廢桶變新鍋,重金屬超標,一定要丟了!化......
5月10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土壤污染防治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土壤環境狀況保持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基本得到全面管控。到2035年,土壤污染防治體系趨于完善,土壤環境狀......
近日,生態環境部已批準《水質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HJ1242—2022,以下簡稱“水質標準”)《土壤和沉積物20種多溴聯苯的測定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HJ1......
每年有大量二氧化碳(CO2)從土壤中釋放,主要來源于凋落物和土壤碳(C)的分解。養分有效性,尤其是氮(N)和磷(P)在凋落物和土壤碳分解中起重要作用。多數研究中僅單獨探究土壤碳礦化或凋落物分解,同時探......
土壤微生物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分解者,是植被變化過程中重要的生物參與者,在土壤質量改善、植物生產力調節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維持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和組成等分布模式及構建過程(確定或......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形成速率有多快?土壤是不是與我們人類一樣,也會生老病死?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壤在哪里?土壤與人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對于人類而言,土壤是和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重要的存在。但是,在很多人眼里,......
嫦娥五號探測器帶回來的“無價之寶”,落戶南京大學的1克月球土壤有了研究新發現!有望借助月壤生產氧氣和燃料南京大學鄒志剛院士、姚穎方教授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態系統碳收支和養分循環的核心過程,凋落物的基質質量、土壤生物、環境因子是影響凋落物分解的三個關鍵要素,共同決定了碳和養分循環速率。以往針對影響凋落物分解三大要素多開展單一要素研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