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馮獻忠課題組等選擇1份東北野生大豆、7份我國代表性栽培種,結合平均50×的三代測序和Hi-C測序,組裝了高質量大豆參考基因組。組裝的8個大豆基因組大小范圍為986.1-1001.3Mb,Contig N50=1.4-6.1Mb,BUSCO完整性評估為96.7%-97.3%;結合同源注釋、從頭注釋、轉錄組輔助注釋,在8個大豆中注釋得到57286-58392個基因。
基于8個高質量的大豆基因組,研究團隊鑒定到186-427萬個SNP,44-92萬個InDel,11750-25330個大的InDel,706-3006個易位事件,200-413個倒位事件。在野生大豆中鑒定到60個栽培大豆中缺失或變短的基因,以及野生大豆種質缺失或變短卻在栽培中存在的185個基因。
相關研究成果以Eight soybean reference genome resources from varying latitudes and agronomic traits為題,發表在Scientific Data上。該研究為大豆結構變異與遺傳育種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基因組。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重點研究項目、山東省“泰山學者”項目等的資助。
圖1.8個測序大豆品種
圖2.8個測序大豆品種基因組差異比較
中新網騰沖12月7日電題:海歸科學家謝曉亮的赤子之心作者陸希成繆超白玲初冬的云南僑鄉騰沖,陽光灑落,白云悠然。靜靜矗立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訴說著這座“英雄之城”的故事。“在騰沖能夠充分感受到先......
《科學》雜志15日發布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美國斯坦福大學Arc研究所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開發出一種大規模基因組基礎模型“Evo”,翻開了生命的“密碼全書”。該模型采用先進架構,能夠以前所未有的......
11月5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攜手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在全球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華大自主研發的“超廣角百億像素生命照相......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10月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各地秋糧陸續豐收上市,逐步進入購銷旺季,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今年秋糧收購形勢會商研判。近期,中儲糧在黑龍江等主產區也啟動了新季玉......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近日,《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在線發表河北農業大學張彩英團隊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組裝高產優質抗病現代品種“農大豆2號”高質量基因組,在基因組水平發掘現代大豆育成品種特有結構變異......
9月12日,東北農業大學召開了“大豆生物育種與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籌建工作匯報會。黑龍江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劉愛麗、基礎研究與實驗室處負責人盛黎明、副處長趙傳江,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竹青、科學技術處......
竹子即竹亞科是禾本科的重要分支,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約有1,700種。作為一類生長快、多年生、可再生的森林資源,木本竹子越來越多被用作木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有研究發現......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一項新研究發現,學齡兒童食用更多含異黃酮的大豆食品后,思維能力和注意力會得到提升。研究團隊在6月29日至7月2日舉行的2024年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展示了這一成果。異黃酮......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動物界最大基因組的擁有者——肺魚進行了基因組測序。肺魚基因組約為人類基因組大小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