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對30年前采自南極的苔蘚樣品進行了解凍,復蘇了兩只水熊蟲。其中一只不僅最終存活下來,而且產下了19枚卵——有14枚成功孵化。
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能在許多極端的環境中存活。盡管外表很不起眼,但體型細小、身體分節的水熊蟲卻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世界上有超過900種水熊蟲,分布在各種環境中,從喜馬拉雅山脈到深海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2日消息,我們常說蟑螂能在核爆炸中幸存下來,然而水熊蟲(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的生命力更加頑強。據,日本科學家成功復蘇了兩只已經冰凍了30年的水熊蟲,其中一只最終存活了下來,并且產下了19枚卵,其中14枚成功孵化出了后代。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對30年前采自南極的樣品進行了解凍。“在冰凍苔蘚樣品中的水熊蟲復蘇之后,我們隨即記錄了復蘇的條件,以及它們的繁殖情況。該樣品于1983年采集自南極的日本昭和研究站附近,后來送到位于東京的國立極地研究所,在零下20攝氏度保存了30年半,”研究人員稱,“我們記錄到兩只個體的復蘇,以及一枚南極水熊蟲卵的發育,這是目前水熊蟲存活的最長記錄,無論是以動物個體還是以蟲卵來計算。”
水熊蟲的體長在1毫米左右,具有4對足,每只足上長有4到8只爪,外形與熊的爪子類似。它們在高溫、冰凍、高劑量輻射和極端干燥的環境下都能生存,壽命甚至可以達到200年。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水熊蟲能存活十年時間,它們甚至能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
復蘇的兩只水熊蟲代號分別為SB-1和SB-2。解凍之后,它們就開始出現活動跡象。“在補充水分后的第一天,SB-1的第4對足最先出現輕微活動,”研究論文寫道,“第5天時,它的身體已經能夠扭曲,第1對足和第2對足也開始活動,但動作顯得很慢。第6天時,它已經開始嘗試站起來,而到第9天時已經能在瓊脂培養基表面緩慢移動。到了第13天,它開始攝食培養盤內的藻類食物。”
研究人員認為,水熊蟲之所以能在冰凍狀態下存活30年,并且還具有繁殖能力,主要是因為在冰凍條件下,氧化對其細胞和基因的損傷被控制在最低水平。
1983年,研究人員從南極的日本昭和研究站附近采集了一小份苔蘚樣品,后來送到位于東京的國立極地研究所,在冰箱中保存了30年半。
SB-1的完全復蘇花了大約一周時間,這表明水熊蟲具有阻止體內氧化損傷的能力。但這些發現也顯示,水熊蟲需要一段修復損傷的時間,SB-1在最開始兩周內都沒有攝食。解凍之后第20天,其中一只水熊蟲死亡,但另一只則在復蘇23天后開始繁殖。研究人員在苔蘚中發現了一堆卵,6天之內這些卵就都孵化了。
研究團隊認為,水熊蟲之所以能在冰凍狀態下存活30年,并且還具有繁殖能力,主要是因為在冰凍條件下,氧化對其細胞和基因的損傷被控制在最低水平。接下來,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將對水熊蟲的基因損傷和修復情況進行檢查,進一步了解它們的長期存活機制。科學家還希望,對水熊蟲的研究能幫助“了解長期活體保存動物的機制和條件”。(任天)
惰性的、沉睡的細菌--或稱孢子--可以在沒有營養物質的情況下存活數年,甚至數百年,抵御熱量、紫外線輻射、抗生素和其他苛刻的化學物質。孢子如何恢復生命一直是一個長達一個世紀的謎。新的研究確定了感應蛋白是......
圖片來源:SUMAETAL.,BIOLOGYLETTERS被稱為水熊蟲的緩步類生物,能夠在極熱、極輻射,甚至會殺死大多數動物的外層空間生存。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緩步蟲,它可以忍受致命的紫外線,后者......
微型緩步蟲,又被稱為水熊,具有許多奇怪的特征,包括能夠抵抗高強度的射線,能夠耐受150度的高溫以及接近0度的寒冷,在壓力達到海底六倍程度的環境中也能泰然自若。它們能夠在太空中做愛,在冰凍條件下經過幾十......
微生物水熊蟲以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能力著稱,它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現在,根據《Molecular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我們對它非同尋常的能力又多了一份理解:它能用玻璃基質......
極端高溫、輻射和宇宙風似乎從來不是困擾,一種被稱為水熊蟲的胖墩墩的僅用顯微鏡可見的捕食者,能夠在這些嚴酷的條件下存活。現在,研究人員可能找到了這種緩步類動物其中一種“超能力”背后的機制:它們能夠在干旱......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把細胞冷凍起來,以便于長期保存,以備不時之需。而復蘇,就是使冷凍的細胞蘇醒過來,恢復活力。其實,細胞凍存和復蘇的protocol教科書和實驗手冊上面都有,毛博我不想再重復了。這里,毛......
試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爆發大規模核戰爭,那什么生物能夠幸存下來呢?成群結隊的小強可能會首先浮現在你腦海中。不過,還有一種又丑又萌的小家伙,它的生存范圍從絕對零度到沸點,從深海到太空,它能承受極大的壓力和......
水熊蟲是一種小型水生動物,又稱為緩步動物,9月20日出版的《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篇有關其基因組測序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在緩步動物體內發現一種基因,其蛋白質能夠抵抗人類培養細胞內的DNA損傷。這表明特......
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將冷凍30多年的緩步動物“水熊蟲”成功復蘇,這將提高人們對隱生生物體長期存活機制及條件的理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低溫生物學》上。水熊蟲也叫水熊,是對緩步動物......
生命力頑強!冰凍30年的水熊蟲解凍后復蘇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對30年前采自南極的苔蘚樣品進行了解凍,復蘇了兩只水熊蟲。其中一只不僅最終存活下來,而且產下了19枚卵——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