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不容易堅持下去,不過,現在你肯定又有了新的動力,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又發現8種類型的癌癥與超重和肥胖有關。它們分別是:胃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卵巢癌、腦膜瘤、甲狀腺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
早在2012年,這個研究機構獲得了大量證據,將五種癌癥與超重或肥胖相關聯:食道腺癌、腎癌、結腸直腸癌,絕經婦女的乳腺癌,以及子宮癌。新的研究強化了這一概念,限制體重有助于降低總共13種癌癥的風險。這項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超重或肥胖帶來的癌癥負擔比預想的更加廣泛,”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癌癥預防專家Graham Colditz博士解釋道,他也領導了IARC的工作小組。“許多新發現的與超重相關的癌癥還沒有讓人們產生這樣的印象。”
IARC研究小組認為,他們的最新發現將對全球的人類產生顯著的影響。據WHO統計,2014年,全球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過19億人超重,其中6億人肥胖。2013年,4200萬5歲以下兒童超重或肥胖。一度被視為高收入國家問題的超重和肥胖,如今在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是城市環境中,呈上升的趨勢。
“生活方式因素,如采取健康飲食、維持健康體重、積極鍛煉以及不抽煙,能夠對降低癌癥風險有積極的影響,”Colditz博士指出。“防控癌癥的公共衛生工作應當將重點放在這些人們有一定控制權的東西上。”
不過,Colditz博士補充道:“對很多人來說,減肥非常難。與其沮喪和放棄,那些努力減肥的人可以將重點放在避免增重上。”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此次新發現的大多數癌癥存在著一個正的劑量-反應關系,也就是說,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癌癥風險越大。此外,男性和女性的患癌風險是相似的,而不同地域的風險也一致,包括北美、歐洲、亞洲和中東。
除了提供數據,研究人員也期望能提供機制,說明超重或肥胖為什么會增加個體的癌癥風險。盡管目前有許多可能的解釋,但研究人員指出,過多的脂肪會導致雌激素、睪酮和胰島素的過量生產,并促進炎癥,所有這些都驅動癌癥發展。
“在美國及全世界,相當一部分的人是超重的。這是一個警鐘,提示我們應當嚴肅對待我們的健康和飲食,”Colditz總結道。
北京時間9月1日晚10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能量代謝與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JohnRogerSpeakman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ThorkildSo......
如今,肥胖已然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病,肥胖的發病率也在世界各國持續飆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有13%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更重要的是,肥胖還會進一步引發代謝綜合癥并伴隨各種并發癥,例如2型糖......
8月17日,《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并發癥: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報告發表于學術期刊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IF:5.8),繪制出了一幅數字版的“中國......
減肥愛好者的福音來了!當地時間周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服用最高劑量的禮來實驗性藥物retatrutide48周后,肥胖患者平均減輕了24.2%的體重,即約58磅,這是迄今為止肥......
肥胖除了增加體重,還會對大腦產生影響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代謝》最新發表一篇生理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對60人開展的研究顯示,大腦對特定營養物質的應答在肥胖個體中會減弱,而且減......
快速的經濟發展和豐富的糧食供應導致了全球人口超重和肥胖的增加。超重是指體重指數(BMI)超過25的成年人,而肥胖是指BMI超過30的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17年有400多萬人死于超重,202......
在美國,有超過50%的哮喘癥患者都是肥胖人群,而且肥胖還會惡化其機體過敏性哮喘癥的癥狀并損傷其對療法的反應。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LungCe......
腸道菌群與肥胖之間的關系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門話題。腸道菌群是指生活在我們腸道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絕大部分為細菌。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人體腸道中總共有超過10萬億數量級的細菌,而我們每日排出的糞便中有......
肥胖,既是一種特征,也是一種疾病,肥胖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者更易患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病等。全世界有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因此,肥胖及其相關疾病是全球主......
在高脂肪飲食喂養條件下,雌性小鼠要比雄性小鼠表現出更大的脂肪血管發生并能保持更加健康的脂肪組織。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iScience上題為“Transcriptomicprofilingrev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