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長效管理機制,經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要求,明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時間表,分階段、分地區、分領域有序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0年底,按照國家部署,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禁限范圍有序擴大,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有效推廣,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塑料污染防治典型模式。
方案提出,要著力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應用替代品的研發和推廣。其中包括:發布一批可降解塑料綠色設計產品名單,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強化企業綠色管理責任,推行綠色供應鏈。以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物流倉儲、電商快遞等為重點,推動塑料包裝源頭減量,推廣可循環、可折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勵企業使用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鼓勵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推動塑料制品和替代品產業化、綠色化。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積極推廣應用替代品。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餐廳等場所推廣環保紙袋、布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包裝膜(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餐飲外賣等行業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植物纖維餐具等生物基、可降解替代產品。
方案還提出,通過加強廢塑料源頭減量和回收清運、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目前常用的軟飲料瓶結構穩定,即便夏季高溫使得瓶子出現輕微變軟情況,也不會導致瓶體結構出現變化。有實驗表明,高溫環境下測試的3款常見品牌的礦泉水均未檢測出有害物質,礦泉水的狀態、色度、滋味、氣味等也沒有......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技術,能夠將塑料回收再利用,并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表面活性劑。這種表面活性劑可以用于制造肥皂、洗滌劑等產品。盡管塑料和肥皂在質地、外觀以及使用方式上存在......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都需要塑料。然而,大規模的塑料生產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自然界帶來了災難。解決“白色污染”問題,迫在眉睫。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
達卡消息:據《每日星報》5日報道,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之一,塑料正在無聲地加劇該國的環境災難。報道稱,在所有垃圾中,塑料對這個人口密集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最危險的,人們使用幾分鐘到幾......
加勒比海和馬尾藻海域的基因組學研究標志著來自塑料廢物的弧菌的首次集合。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馬尾藻物種、海洋塑料廢物和弧菌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創造出完美的"病原體",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公共......
循環型生物經濟可以極大地控制快速增長的塑料行業的氣候、污染和資源消耗影響。根據目前的政策,到2100年,全球塑料產量可能會增加兩倍。今天,塑料部門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近5%負責。通過為循環的、以生物為......
PET,這種常用于制造瓶子的塑料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態系統中。來自萊比錫大學和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UFZ)的研究人員最近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以考察小型PET塑料顆粒對生物體的代謝和發育的不利影響。他們......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產了3.53億噸塑料廢物,超過2/3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焚燒;1/5的廢物管理不善,被隨意傾倒在陸地或水中。OECD預測,到2060年,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