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典禮上,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在發言中囑托學生,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成績是重要的,它在某種程度反映了你的學習能力,將是很多更為重要事項的考核、選拔標準。但成績顯然不是最重要的。”裴堅說。
裴堅是北大畢業生。他在發言中回憶自己的大學經歷時表示,進入北大后的最大一門課,是面對挫折。上大學前,他不會騎自行車;上大學前,他沒見過橙子,不知道如何給橙子剝皮;上大學前,他沒見過計算機,大一第一學期的計算機編程課,他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
裴堅說,無論在哪個群體中,有第一名,就會有最后一名。無論有多努力,總會有人是后50%。“下周一就要開始正式上課了,你也許會首次體驗到課堂內容晦澀難懂,也可能在考試中收到一份從未有過的低分答卷,也會人生第一次遇到考試不及格,或者在和同班同學、舍友的交流中發現,自己有很多不會的或者不懂的,如我連橙子都不會吃。”他知道,這對于一直站在金字塔尖的學生們來說,將是個不小的打擊。“挫敗是我們生活的常態,更是人生的常態。當你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消化掉、處理好負反饋后,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學校提供了足夠寬廣的空間讓你去嘗試、去探索。”裴堅補充。
裴堅提醒,在北大從來不是“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可能需要花大把時間啃硬骨頭,要旁征博引才能學精學透。但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他認為,在北大,如果只是聽聽課、做作業,卻沒有去聽幾場頂級講座,沒有旁聽幾門感興趣的課程,沒有去和老師們進行幾場深刻的、思想碰撞的交流,就等于沒有上過北大。
“印在教材上的大多是已知的、歷史的知識,不要盲目地接受,要知道它從哪里來,將到哪里去;不要人云亦云,要獨立思考,敢于去質疑,去挑戰,去探尋未知的、未來的奧秘。”裴堅感嘆,大學,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幾年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學到方法、格局和眼界。
裴堅希望,學生們可以真誠地面對自己、父母、老師和同學,能保持對個性的尊重;去探索未知,探索一切可能性。“希望你們能找到自洽的方式,找到熱愛和擅長的事情,找到能為之從事的、對社會有用的事業。這個園子能給大家的,不僅有立身處世的本領,更有辯證看世界的能力、寬廣的視野、堅定的信念。”裴堅說。
日冕作為太陽最外層大氣,其磁場是日冕加熱和空間天氣災害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但由于日冕磁場較微弱,各國科學家對于如何開展磁場測量始終未取得太大突破。北京大學教授田暉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通過創新研究方法,在國......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晨陽一轉眼,已經10年了。看著發表在《自然-合成》上的研究工作,雷曉光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那個天然產物合成領域的“巔峰難題”“終極挑戰”,終于被他們攻克了。10年前,35歲的雷......
跑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接力棒——在北京大學2024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院士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來賓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隆重舉行北京大學2024年開學典禮,熱烈歡迎4408名本科新生......
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典禮上,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在發言中囑托學生,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成績是重要的,它在某種程度反映了......
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典禮上,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在發言中囑托學生,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成績是重要的,它在某種程度反映了......
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典禮上,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在發言中囑托學生,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成績是重要的,它在某種程度反映了......
“今天的北大醫學,學科覆蓋廣泛,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卓越,醫療資源豐富,國際交流頻繁……你們將在這里開啟人生新篇章,接受最優質的醫學教育,與最優秀的師生同行,共同探索醫學的奧秘,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自......
2024 年4月15日,HORIBA“服務萬里行”圓滿完成了在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巡檢工作。本次活動不僅解決了中心因教學科研需求增長、業務拓展以及人才隊伍建設而面臨的各類......
,7月28日下午,ArturAvila(阿圖爾·阿維拉)教授助力北京大學數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簽約儀式在北京大學智華樓四元廳舉行。菲爾茲獎得主、著名數學家ArturAvila正式簽約北京大學,受聘成為北京......
走進李彥老師的書房,映入眼簾的便是通天的書架。書籍林立其上,從基礎的化學原理到前沿的科研成果,從經典的化學實驗到創新的科學發現,原子與分子共舞,老教授們的奠基之作與跨學科的“閑書”構筑起這片奇妙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