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例超350萬,死亡病例超200萬……面對“健康殺手”癌癥,用得上藥、看得起病是患者的期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通過推動新藥創制、做好仿制藥供應保障與使用、規范診療行為等舉措,全方位發力加快抗癌“好藥”惠及百姓、護航民眾生命健康。
長期以來,抗癌藥尤其是靶向抗癌專利藥、原研藥研發周期長,且投入大,而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有限,讓癌癥成為普通家庭不可承受之“痛”。
為了讓救命“好藥”更快惠及患者,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這些政策措施在構建科學、系統的藥品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同時,讓安全、經濟、有效的仿制藥解決用藥急、用藥難的問題。
“強調創新與仿制并重,這是順應目前經濟發展階段轉型升級的有力制度安排。”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指出,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既能激勵藥品行業再創新,又推動解決罕見病、重大傳染病、癌癥等用藥民生之“憂”。
為力降藥品價格“虛火”、保障藥品供應,2015年起,我國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分類采購,其中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價格談判機制。專家表示,對于抗癌專利藥等具有市場壟斷性的藥品,這一機制有助于糾正藥品價格形成中存在的市場“失靈”,實現企業、患者、醫院等多方利益平衡。
為確保診療質量安全、讓患者“賬單”上多省“真金白銀”,衛生健康部門推動癌癥等相關疾病精準、科學診療。及時制修訂相關病種診療規范、建立健全腫瘤質控體系、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實現提升,已得到國際廣泛認可。
“下一步還將繼續推動抗癌藥品合理使用,落實好藥師處方審核及用藥指導等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有關負責人焦雅輝說。
破解靶向抗癌藥“天價”的“困局”,釋放原研藥創新的“源頭活水”,是減輕對進口抗癌藥品依賴、提升藥品可及性的根本之策。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衛生健康等多部門于2008年啟動實施了“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截至目前,專項支持的包括抗癌藥在內的一大批品種獲得新藥證書,有8個抗腫瘤藥獲得1類新藥證書。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地區,有了更多創新產品,市場競爭增加,最終患者就更有機會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
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藥專項產出的部分品種已產生較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譬如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埃克替尼,其療效和安全性指標已不低于國外藥品,更符合中國國情的定價策略大幅降低了進口同類藥價格,提高了患者用藥可承受性。新藥專項還改造了200余種臨床急需品種,涉及國家基本藥物80余種,藥品質量提升正在邁出關鍵步。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癌癥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抑制HSP72蛋白的新方法,HSP72對于幫助癌細胞存......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他們開發出的一種技術對細胞進行重編程,使得它們使用他們提供的合成材料來構建能夠在體內執行功能的人工結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3月20日的Sci......
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森藥業”)近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準其自主研發1類創新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上市,用于“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路德維希癌癥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鑒別出了一種新型機制,該機制能通過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細胞,能抑制免疫反......
致癌RAS突變體(RASMUT)蛋白由于其在細胞內的位置導致常規抗體的無法接觸并靶向它,因此通過常規抗體方案是無法治靶向這種突變并治療癌癥的。圖片來源;ScienceAdvances近日來自韓國亞洲大......
綠葉制藥(LuyePharma)合作伙伴PharmaMar是一家在發現和開發創新型海洋衍生抗癌藥方面的全球領先生物制藥公司。近日,PharmaMar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lur......
HorizonPharma是一家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以滿足罕見疾病和風濕性疾病領域治療需求的制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皮膚科和眼科藥物咨詢委員會(DODAC)以全......
CDK4/6全稱為Cyclin-dependentkinases4and6,即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是細胞周期的關鍵調節因子,在G1期到S期(G1-to-S-phase)的過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近乎90%結腸癌病例中,患者機體的腫瘤細胞都會攜帶APC基因突變,其或能作為一種新型靶點來幫助開發廣譜有效的結腸癌治療手段;日前,來自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來尋找癌細胞中的特殊靶......
近日,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醫療機構的研究人員報道提出了一種針對基因組突變蛋白的新型藥物,并且在針對鼠的動物試驗和前期臨床首批給藥組中已經被證明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相關研究發表于近日的《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