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3-14 14:30 原文鏈接: 醫藥科研成果轉化,不要起大早趕晚集

      “中國的藥物研發能力本身就比較薄弱,如果審批再比較慢,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陳凱先表示,事實上,有時我們起步并不晚,甚至比國際上還早一點,但往往在審批上慢了那么一拍,就導致新藥上市比人家落后,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的確,新藥審批慢已成為新藥研發從業人員的心病。如陳凱先所言,新藥研究國際競爭非常激烈,即使晚一個月上市,國際競爭力都會大打折扣,而且也會延緩國人吃上新藥的時間。

      談起新藥進入市場,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代表可謂一肚子苦水。2002年,丁列明回國從事醫藥創新,2011年,由其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凱美納成功上市。丁列明認為,創新產品進入市場難度還非常大,一個創新成果好不容易出來了,但真正能夠到市場上應用,“最后一公里”的路還挺長,像新藥進入市場之前要招投標、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進醫院、進醫保難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創新成果的應用。

      針對這一現狀,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副主任劉謙表示,“十三五”期間要加強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要通過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和技術人員醫學創新主體作用,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加大適宜衛生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等手段,解決科研成果與疾病防治實踐之間長期存在的“兩張皮”問題,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進的技術與產品,讓人民群眾盡早從成果轉化中獲益。

      “與此同時,還要繼續推進重大創新工程和項目實施,如重大疾病防治技術和新藥研發關鍵技術、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等重大工程和項目等。”劉謙說。

    相關文章

    單個電子成像法出現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評論》雜志網站發表論文,展示了一種對單個電子成像的新方法。該方法目前仍處于初始階段,未來有望為各種不同的分子拍攝“特寫”,這可能徹底改變新藥研發和......

    一文讀懂|高內涵篩選緣何成為新藥研發的寵兒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的成本日益增高,雖然前期篩選多已采用高通量篩選技術,但其檢測模型均建立在單個藥物作用靶分子的基礎上,在后期臨床實驗中仍面臨很高的失敗風險。顯微熒光標記、數碼影像分析以及圖像數據處理技......

    1.72億美元!澳大利亞收到巨額捐款用于抗病毒藥物研發

    新冠疫情蔓延,人類以創紀錄的速度研發出mRNA新冠疫苗,減緩了疫情。這讓慈善家GeoffreyCumming深受啟發,他決定20年內提供2.5億澳元(1.72億美元)在墨爾本建立一個治療中心,專門在未......

    中國國產新冠治療藥物不斷取得新進展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中國積極推進新冠治療藥物研發,除了已獲批的中和抗體、化學藥物和中藥外,還有多個藥物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療效,科技創新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12月,國家藥監局應急......

    人工智能將成藥物研發關鍵工具

    “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藥物研發已經引起研究院所和制藥行業高度重視,AI開始賦能藥物研發的靶標發現和確證、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優化、藥物藥代和毒性評價等各個階段,將成為未來藥物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

    藥物動力學模擬新算法,將減少新冠藥物開發時間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一篇重磅研究。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2021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得者戴維·貝克的帶領下,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生產蛋白質藥物的強大新方法。利用計算機,他們設計了可......

    新冠藥物,引發藥物研發新變革

    在新冠藥物研發中,我國新藥研發力量得到加強,實力漸顯。五十余個新冠藥物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抗疫“三方”中藥新藥獲批上市,我國首款抗新冠病毒藥物獲批上市……經過兩年多的攻堅研發,中國原創新冠藥物正在或......

    科技部:首款中和抗體新冠藥物研發進展順利

    今天(2月25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表示,在疫苗、藥物、檢測試劑、動物模型、病毒科學溯源等五大方向,持續開展攻關,為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

    AI“參謀”來了!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成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落成典禮。該平臺于2020年12月開始籌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制藥企業......

    “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地生命科學園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辦落成典禮。該平臺旨在幫助制藥企業快速進行藥物靶點發現和篩選、藥物作用機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