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科研成果轉化,不要起大早趕晚集
“中國的藥物研發能力本身就比較薄弱,如果審批再比較慢,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陳凱先表示,事實上,有時我們起步并不晚,甚至比國際上還早一點,但往往在審批上慢了那么一拍,就導致新藥上市比人家落后,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的確,新藥審批慢已成為新藥研發從業人員的心病。如陳凱先所言,新藥研究國際競爭非常激烈,即使晚一個月上市,國際競爭力都會大打折扣,而且也會延緩國人吃上新藥的時間。 談起新藥進入市場,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代表可謂一肚子苦水。2002年,丁列明回國從事醫藥創新,2011年,由其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凱美納成功上市。丁列明認為,創新產品進入市場難度還非常大,一個創新成果好不容易出來了,但真正能夠到市場上應用,“最后一公里”的路還挺長,像新藥進入市場之前要招投標、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進醫院、進醫保難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創新成果的應用。 針......閱讀全文
藥物申報IND處于新藥研發哪個環節?
作者:藥渡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087191/answer/318158551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創新藥物從結構設計到發現、再到最終的獲批上市,經歷的是一個充滿荊棘的系統的煉獄過程。簡要的說
北大在深圳建立創新藥物研發中心
4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學深圳創新藥物研發中心實驗大樓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舉行。深圳市副市長唐杰、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出席奠基儀式并致辭。 目前,北大深圳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在深圳市政府和北京大學的支持下,已經建立起現代化的藥物研究平臺。今天上午奠基的實驗大樓項目,主要用于北京大學深圳創新
軍科光谷創新藥物研發中心成立
近日,武漢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軍事藥學科學院合作成立的軍科光谷創新藥物研發中心揭牌。據了解,該中心依托合作雙方新藥研發力量,將以開發基因治療藥物為重點。 作為湖北省醫藥工業的龍頭企業,人福醫藥集團是湖北省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董事長王學海表示,“十二五”期間,將投入
球新藥研發困難重重 未來新藥研發何去何從?
根據醫藥行業咨詢公司IMS?health的預測,2010年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達8500億美元。未來幾年,整個行業的發展將會保持5%~8%的增長率,預計2011年全球醫藥行業的產值將達到8800億美元。雖然醫藥行業的年增長率略高于其他行業,但是目前制藥行業主要盈利品種――
創新藥物研發時代的來臨,生物醫藥研發產業勢不可擋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探索創新藥物產學研發展適宜之路
?針對我國創新藥物發展現狀,探討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醫藥產業發展,是近年來藥學界關注程度非常高的熱點問題之一。10月8~9日,秦伯益、張禮和、劉耕陶、周宏灝等國內7名院士以及部分藥學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由中國藥科大學與先聲藥業在南京聯合舉辦“2007中國創新藥物產學研合作發展論壇”
藥監局:早期介入加快審批 鼓勵創新藥物研發
?由中美醫藥開發協會(SAPA)、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和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共同主辦的“SAPA2007北京講習班”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司司長張偉在致辭中說,隨著全球醫藥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藥物進入中國,這就要求我國的藥品管
中國新藥研發近期動態
1. 麗珠集團重磅新藥質子泵抑制劑有望近期獲批上市 1月2日,麗珠集團公告稱,注射用艾普拉唑鈉以及艾普拉唑鈉原料申報生產的注冊申請狀態均變更為“審批完畢-待制證”,意味重磅品種注射用艾普拉唑近期有望獲批!艾普拉唑是公司自主研發的1.1類新藥,屬于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PPI),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
開源!新藥研發新模式
已經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現行的藥物研發體系不合時宜、不具備可持續性,它正在讓患者,這個最重要的客戶失望。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費用總計要超過10億美元,時間在10~15年之間。而新藥進入Ⅰ期臨床階段的淘汰率更高達92%。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亟需新療法的患者需求并未得到滿足。 現行研發模式難以為繼
SLAS 2013分會:從藥物篩選到新藥研發
實驗室自動化與篩選協會2013亞洲會展于2013年6月6日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盛大開幕,國內外知名藥企、生物醫學研究專家、學者等應邀參會。當日下午A廳舉辦“從藥物篩選到新藥研發”分論壇會議,由羅氏公司首席科學家Joergen Nielsen博士、顏士翔博士、Marcie G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