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非研究人員公布了一種正在快速傳播的新冠病毒變體。該變體發現于南非對新冠病毒的日常基因監測中,先出現于沿海,后往內陸擴散,目前被命名為501Y.V2。
該變體與本月早前在英國發現的B1.1.7變體并不相同。但南非科學家將兩種病毒變體的基因組序列比較后,發現二者在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均含有N501Y突變,該突變可加強病毒與人的受體ACE2 的結合,從而加快病毒傳播。
今年10月,在第一波疫情高峰結束后僅數周,南非在很快迎來了第二波疫情。10月底,有效再生數Re(單個患者的平均傳染人數)增加到1以上,疫情開始擴大,發病率穩步上升。12月初,南非南部、東部沿海三省(東開普省、西開普省和夸祖魯-納塔爾省)的病例數已達到第一波的水平。
“初步數據顯示,在第二波疫情中占主導地位的病毒,傳播速度比第一波更快。” 南非政府部長級咨詢委員會主席薩林·卡林(Salim Abdool Karim)教授表示。
南非第二波疫情。圖源:參考文獻[2]
南非變異病毒有哪些突變?
南非實驗室基因監測網絡(Network Genomic Surveillence)持續對新冠病毒遺傳序列進行分析和監控,現已在全國超過50個地點的近200份樣本中發現了這種新變異。
夸祖魯-納塔爾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南非2020年3月5日至11月25日之間上傳的2589個全基因組序列,繪制了系統發育樹,在10月15日至11月25日之間夸祖魯-納塔爾、東開普省和西開普省的190個基因組序列中發現了一個新的譜系,即501Y.V2變體。
501Y.V2變體 最早在8月的納爾遜-曼德拉灣出現,隨后迅速擴散。納爾遜-曼德拉灣是南非東南海岸度假勝地。
“當人們從沿海地區度假回來時,我們可以預期他們會帶著這種病毒變體,”領導這次新型病毒變體研究的理查德·來塞斯(Richard Lessells)博士指出,該變體也可能隨著游客跨越國界,到達其他非洲國家。
到11月初,501Y.V2變體已經成為了南非主要流行的SARS-CoV-2病毒譜系。截至12月17日,最近上傳的67個基因組有59個(88%)為該譜系。
501Y.V2已成為南非的主要流行譜系。圖源:參考文獻[2]
10月15日的第一個該譜系樣本除了D614G以外,還在S蛋白的5個位點上出現了突變(D80A、D215G、E484K、N501Y和A701V);到11月底,又出現了3個位點突變(L18F、R246I和K417N)。
其中N501Y、E484K和K417N在關鍵的RBD上,L18F、D80A和D215G在N端結構域(NTD)上,A701V在折疊環上,另外L242位點可能也發生了缺失或突變,尚未得到確認。
其中,大部分突變位點在各基因組中的比例有所差異,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頻率并不穩定,但RBD中的三個突變(N501Y、E484K和K417N)則幾乎存在于所有的樣本中,并且在不同的時間始終保持著高頻率。
研究人員經過分析2019年12月24日和2020年11月14日之間GISAID數據庫的142037個高質量基因組序列(5964個S單倍型),認為N501和E484兩個位點表現出的核苷酸多樣化圖譜可能與經過陽性選擇的演化有關,這兩個位點也存在于RBD與人的受體ACE2相互作用界面的功能區。
這些突變意味著什么?
N501Y突變被認為能加快病毒傳播。該突變也是正在英國快速流行的新冠病毒B1.1.7譜系的主要突變位點。N501Y能顯著增強S蛋白與ACE2的結合親和力,但并未出現免疫逃逸現象,N501誘導的血清對Y501的中和能力并未有顯著差異。
英國與南非的毒株并不相同。20B/501Y.V1為英國流行毒株(淺綠),20C/501Y.V2為南非流行毒株(橙)。圖源:Nextstrain
雖然E484K也有證據顯示可能對ACE2的結合能力略有增加,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潛在的免疫逃逸風險。已有多項研究表明E484位點對免疫主導表位至關重要,單點突變即可不同程度逃逸多種單克隆抗體的中和作用。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E484K對一些單克隆抗體和康復患者血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抗作用,表明E484K出現免疫逃逸的概率相對較大,但仍有多種單克隆抗體和血清能夠中和E484K毒株。
E484K突變對單克隆抗體和康復患者血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圖源:改編自參考文獻[7]
K417N對ACE2的結合親和力無顯著影響,但對于一類靶向識別以K417為中心的抗原表位的特定抗體(主要由VH3-53編碼),K417N可能會影響其與S蛋白的相互作用,但目前并未有明確的實驗證據。實際上,有實驗證據顯示K417如果突變成另一氨基酸V417,反而會增大對一些單克隆抗體的敏感性。
其他突變位點尚未引起重視。最新報道A701V突變也在馬來西亞的毒株中頻繁出現,對這些位點的準確描述還需后續更多的實驗證據。研究者也會對501Y.V2譜系的特征進一步研究,同時也加強對其他多種突變毒株的持續追蹤。
目前,現有證據尚不能證明南非的這種病毒變體會引發更多的重癥,也未有明確證據表明該變體會對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獲得的免疫力具有抵抗作用 。然而流行病學家擔心如果病毒快速傳播,超過了醫療系統承受能力,則可能造成死亡率的上升。
截至當地時間12月27日晚,南非新冠感染累計人數超過了100萬,死亡人數超過26000,是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南非政府將接受Covax 計劃(Covax initiative)下覆蓋10%人口的疫苗,而首批疫苗預計在2021年初運抵。目前,南非官方呼吁民眾重新帶回口罩,注意社交距離和洗手。
參考資料:
1.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488618010/Full-Presentation-by-SSAK-18-Dec
2. Tegally H., et al. Emergence and rapid spread of a new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2 (SARS-CoV-2) lineage with multiple spike mutations in South Africa.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2.21.20248640
3. Starr TN., et al.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of SARS-CoV-2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eveals Constraints on Folding and ACE2 Binding. Cell. 2020;182(5):1295-1310 e1220.
4. Thomson EC., et al. The circulating SARS-CoV-2 spike variant N439K maintains fitness while evading antibody-mediated immunity.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1.04.355842
5. Weisblum Y., et al. Escape from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y SARSCoV-2 spike protein variants. Elife. 2020;9:e61312.
6. Greaney AJ., et al. Complete Mapping of Mutations to the 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that Escape Antibody Recognition. Cell Host Microbe. 2020.
7. Liu Z., et al. Landscape analysis of escape variants identifies SARS-CoV-2 spike mutations that attenuate monoclonal and serum antibody neutralization.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1.06.372037
8. Baum A., et al. Antibody cocktail to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vents rapid mutational escape seen with individual antibodies. Science. 2020;369(6506):1014-1018.
9. Piccoli L., et al. Mapping Neutralizing and Immunodominant Sites on the 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by Structure-Guided High Resolution Serology. Cell. 2020;183(4):1024-1042 e1021.
10. Barnes CO., et al.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y structures inform therapeutic strategies. Nature. 2020.
11. South African Covid-19 variant may be 'more effective at spreading'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dec/23/south-african-covid-19-variant-may-be-more-effective-at-spreading
12. South Africa hits 1 million coronavirus cases as new variant spreads rapidly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dec/28/south-africa-hits-1-million-coronavirus-cases-as-new-variant-spreads
13.South Africa Expects 1st Virus Vaccine Delivery by Mid-202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12-05/south-africa-expects-first-virus-vaccine-delivery-by-mid-2021
14.https://www.thesouthafrican.com/news/covid-19-vaccine-covax-south-africa/.https://www.thesouthafrican.com/news/covid-19-vaccine-covax-south-africa/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145號(關于進口南非乳品檢驗檢疫和衛生要求的公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南非共和國農業部(以下簡稱南非農業部)有關南非輸華乳品檢驗檢疫要求規定,自本公......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警告,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圍內激增,并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不僅如此,近期我國新冠病毒感染率也有所上升,中國疾控中心8月8日公布的7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
“以為是空調吹多了或者上火了,沒想到是又一次新冠感染”;“大三伏天的居然又‘陽’了”;“除了沒有連續高燒,喉嚨痛、鼻塞、咳嗽等癥狀又經歷了一遍”。近期,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少人表示自己“陽了”,出現發燒、......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熊曉犁團隊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合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大力支持下,揭示了非典型VH1-2抗體耐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突變的......
中新社約翰內斯堡4月30日電(記者王曦)針對“南非出現一種致命性新冠病毒變種”的傳聞,南非衛生部發言人福斯特·莫哈爾4月30日回應稱,上述傳聞純屬謠言,南非并未發現任何所謂“致命性”的新冠變種病毒,民......
該所研究員賴仞團隊近期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彭小忠和廖國陽團隊以及四川大學趙旭東團隊,共同揭示了轉鐵蛋白受體是另一種通過直接與病毒刺突蛋白高親和力結合而介導新冠病毒進入的受體。《美國科學院......
2023年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課題組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課題組合作在《Molecular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quo......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爆發以來,已成為目前較為嚴重的流行病之一。血清蛋白質/代謝物是監測新冠-宿主間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的靈敏靶標,但其在奧密克戎毒株輕癥感染人群中,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患者體內特征性變化仍不......
部分民眾總感覺“陽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現象,在近期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層面的科學論證:新冠病毒會對部分感染者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涉及肺、腎、腦、運動能力、血糖、疲勞、嗅/味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