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26 11:20 原文鏈接: 博雅工道獲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近日獲悉,此前報道過的水下機器人公司博雅工道已于年初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由聯石資本領投,1898友創跟投。

    在剛剛結束的CES 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水下機器人公司集中出現,包括之前報道過的天津深之藍、臻迪科技、鰭源科技潛行科技等水下機器人公司均在本次展會上推出各種類型的水下機器人產品。在傳統無人機市場已經一片紅海的情況下,水下機器人逐漸成為部分創業者瞄準的新市場。

    根據公開信息,目前水下機器人公司中融資金額超過5000萬元(A輪以后)的創業公司有兩家,分別為天津深之藍及博雅工道。同時臻迪科技(新三板上市)的重心也由傳統無人機市場逐步轉向水下機器人。除上述三家企業以外,鰭源科技、潛行科技、微孚智能、約肯機器人、查湃智能等公司也已分別完成Pre-A或天使輪融資。

    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以水下機器人為主營業務的公已經超過50家,其中獲得融資的企業近20家,各種水下機器人產品已經達到數十款。

    在企業級市場,水下機器人頭部公司優勢明顯。在水下機器人傳統的海洋裝備及軍工領域,主要玩家有博雅工道及天津深之藍。其中天津深之藍憑借多年行業積累,在海洋科技裝備領域占據較明顯優勢。博雅工道CEO熊明磊告訴36氪,博雅工道憑借仿生技術的獨特優勢,也在企業級市場形成一定壁壘。另外,如微孚智能、查湃智能等公司,也正在企業級市場探索新的應用方向。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MANTA是一款面向編隊控制的水下機器人平臺,可應用于水面定位、水下三維建模及水下測距等實際場景。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ROV是一款可水下實時操控的水下機器人平臺,可勝任如水下搜索、水底測繪等觀測任務,也適用于海底管道鋪設、海底裝置檢修等作業任務。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FISH是一款可遠程無線控制的混合動力水下機器人平臺,可用于水質分析、水樣采集等水質監測場景。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RUN是一款面向管道、水底檢測的水陸兩棲特種機器人平臺,產品配有全向高清鏡頭,預留外設接口,可搭載多種監測設備、機械臂及封堵氣囊。目前主要應用于城市管道探傷檢修、防爆作業、應急搶險等特種作業任務。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SHARK定位為高航速、低噪音的遠洋仿生水下機器人平臺,可執行快速抵近、高機動巡邏等任務,具備水下目標高速追蹤功能。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ROBO-MOBULA定位為長航時、大載荷的遠洋仿生水下機器人平臺,可執行目標海域警戒、未知海域探測等任務,具備海洋組網通信功能。

    不同于企業級應用市場,消費級市場呈現逐步紅海化態勢。目前,消費級市場主流產品為以滿足水下攝影需求為主的水下無人機(ROV),包括博雅工道的仿生機器魚BIKI、鰭源科技的FIFISH-P3、微孚智能的CCROV等。據悉,大疆系公司納瓦科技也已經推出最新的水下攝影機器人。以水下攝影需求為主的水下無人機市場正在逐步紅海化。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BIKI是博雅工道推出的一款消費級水下攝影機器人產品。


    36氪首發 | 「博雅工道」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2018 CES ASIA上發布的水下飛行器產品。

    另一方面,水下運動輔助設備成為新的競爭點、博雅工道于CES 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推出了一款水下飛行器,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發售。天津深之藍于年初推出的手持推進器也正在進行大面積的市場推廣。

    博雅工道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注于水下機器人行業,集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北京大學十余年水下機器人技術成果為基礎,自主研發了多款水下機器人產品,擁有80余項ZL技術,客戶涵蓋軍工、海洋裝備、水運環保、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

    公司已完成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創永宣馮濤、有成資本、啟迪金服、天潤博天、凱盈資本、聯石資本、1898創投等,目前博雅工道正開放新一輪融資。


    相關文章

    一批“大國重器”亮相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

    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跨越山海輸送清潔電能;世界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如同海上大型“充電寶”……5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南方電......

    搭載高精度傳感器還能以假亂真,智能軟體仿生魚“文鰩”問世

    雖然在空氣中的“體重”達到35斤,但在水里游動時,它卻靈活無比,令人與魚難辨真假。仿生魚“文鰩”。本文圖片均為上海海洋大學供圖4月20日,智能軟體仿生魚——“文鰩”問世。當日,上海海洋大學展示了這款智......

    國外設計出新型可變形水下機器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制造出一個由重復單元構成的可變形水下機器人。該小型機器人采用新型模塊化系統,無需重新設計便可直接擴展尺寸。目前,大多數高密度材料在進行大尺寸應用時會產生一系列問題,而構成水下機器人......

    “問海1號”6000米級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通過驗收并交付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問海1號”6000米級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完成海上試驗及科考應用,通過驗收并交付用戶。“問海1號”是沈陽自動化所面向海洋綜合科考需求,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

    新研究!多孔介質材料讓自主水下機器人“游”得更遠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科研團隊提出了一種可提高自主水下機器人續航力的方法,通過采用多孔介質材料作為耐壓殼體表層,降低航行阻力,可使自主水下機器人在外形和電池容量不變的情況下“游”得更遠,相關......

    我國自主研發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完成首次科考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完成首次科考應用任務,在多個海域獲取了環境樣品和數據資料后順利靠岸。其間,“海星6000”最大下潛深度突破6000米,再創我國有纜遙控水......

    機器人“下海”在獐子島“抓”海鮮

    高一點、低一點、抓住別掉!”盯著小屏幕上機器人抓手的開合,船上每個人的心都跟著起落。半小時后,機器帶著漁獲出水,數量雖不多,個個來之不易。九月初的大連海區,這場“水下機器人目標抓取大賽”比日頭更火熱。......

    博雅工道獲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近日獲悉,此前報道過的水下機器人公司博雅工道已于年初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由聯石資本領投,1898友創跟投。在剛剛結束的CES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水下機器人公司集中出現,包括之前報道過的天津......

    博雅工道獲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近日獲悉,此前報道過的水下機器人公司博雅工道已于年初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由聯石資本領投,1898友創跟投。在剛剛結束的CES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水下機器人公司集中出現,包括之前報道過的天津......

    博雅工道獲融資,水下機器人公司競爭逐步白熱化

    近日獲悉,此前報道過的水下機器人公司博雅工道已于年初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由聯石資本領投,1898友創跟投。在剛剛結束的CES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水下機器人公司集中出現,包括之前報道過的天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