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體檢測又稱雜交體顯示,是指通過一定方法使雜交反應形成的雜交體(雜交信號)成為在顯微鏡下可識別的產物。對原位雜交反應信號進行顯示的方法因探針標記物不同而異。
(一)放射性核素標記探針的檢測
*個原位雜交實驗(1969年)以’H作為核酸探針的標記物,雜交信號用放射自顯影術檢測。隨著原位雜交技術的推廣和應用,32P、125I及35S等放射性核素均可用來標記探針,放射自顯影技術也一直是用于雜交信號檢測的手段之一。
放射自顯影是利用感光乳膠記錄被研究材料中放射性物質分布和定位的方法。在原位雜交中,放射自顯影術的基本過程包括:組織切片中結合在探針上的放射性核素以某種射線使感光乳膠曝光,形成潛影,再經顯影、定影和水洗等程序獲得影像。所形成的影像是與放射性標記物分布和活度一致的正像,即有曝光的部位形成黑影,放射性越強,曝光形成的黑影越深。
放射自顯影檢測技術具有敏感性高和易于定量分析等優點。但是。由于放射性核素對人體的輻射和半衰期短,使應用受到限制。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探針的原位雜交
(二)非放射性標記探針的檢測
根據標記物的不同,非放射性標記探針原位雜交信號的顯示方法也不同,如果用熒光素標記探針,雜交信號可直接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用辣根過氧化物酶或堿性磷酸酶標記探針,原位雜交信號可用相應底物的酶促反應來顯示。目前.常用非放射性標記物多為半抗原,以半抗原標記探針的原位雜交信號可通過免疫酶組織化學或親和組織化學技術顯示。如用生物素標記探針進行原位雜交,帶有標記探針的雜交體可以根據親和素—生物素親和組織化學原理,或生物素—抗生物素抗體的免疫細胞化學原理進行檢測。以地高辛標記探針在進行原位雜交反應后,可根據免疫組織化學原理,用結合有酶(如HRP或AKP)或熒光素的抗地高辛抗體與標記在探針上的地高辛進行免疫反應,再用相應底物顯示酶促反應或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熒光間接顯示雜交體的存在。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記者當日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際正式上市發行,以此弘揚袁隆平的科學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傳播袁隆平......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貝類種質創新上取得重要突破,創制出全新的正反交牡蠣異源四倍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Aquaculture。牡蠣是我國產量最大的海水養殖貝類,2022年產量......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1991202、31830004、32122014、32070854)等資助下,北京大學瞿禮嘉教授、鐘聲副研究員團隊在植物通過有性生殖實現遠緣雜交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
雜交在生物進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雜交可重組現有的遺傳變異,并通過自然選擇塑造出新物種。已有研究表明,近緣種間的雜交通常發生在分布重疊區,但科學家尚不清楚生態環境條件如何影響雜交的發生。近日......
近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單位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入選2023年國家超級稻。據悉,品香優秱珍是通過不育系“品香A”和恢復系“秱珍”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其中......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2023年5月19日,由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簡稱“檢測中心”)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島津”)聯合舉辦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島津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暨代謝組......
馬鈴薯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但對育種家來說,培育優質馬鈴薯品種是個難題。北京時間2023年5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
作物的雜交后代比它的雙親表現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強的抗逆性、更高的產量,這就是雜種優勢。百余年來,遺傳學家一直在苦苦探尋其背后的遺傳學機理,尋找能讓后代比雙親更“杰出”的基因位點,卻難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