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似乎早就精準地預判到了這個產業今天的結局。
12月6日,北京調整了全市核酸檢測查驗措施,進入商超、商務樓宇及各類公共場所,可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此之前,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地也先后優化了核酸查驗政策。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1)在過去兩年里乘上風口的核酸產業,未來還能否持續運營?
(2)超過2000%的同比凈利潤增速,將以什么方式繼續下去?
(3)作為二級市場投資者,是否還能篤信核酸公司的業績可持續性?
年初至今,Wind新冠肺炎檢測指數(8841315.WI)和新冠抗原檢測指數(8841559.WI)分別 下跌12.74%和小漲2.37% ——這并不是一個能夠匹配得上核酸產業營收和利潤增長的漲幅,資本市場似乎早就精準地預判到了這個產業今天的結局。
《巴倫周刊》中文版根據從上述兩個指數中,抽取各自市值最高的前十家公司、合并重復覆蓋的企業,篩選出15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本文研究樣本。2022年前三個季度來看,這15家公司營收的平均同比增速達25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平均同比增速更是高達2196.56%。
在上表中,九安醫療、亞輝龍、萬泰生物三家公司,無論是營收同比增速還是凈利潤同比增速,均位列前三。但這三家公司卻反映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業績邏輯。
《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上述公司相對有長期業績支撐的兩個方向在于——
(1)轉向新冠抗原檢測市場。隨著多地對核酸檢測的調整,國內抗原檢測的C端需求有望放量;
(2)從新冠核酸檢測拓展到其他檢測項目。在各類體外檢測中,原材料領域和終端試劑具有相似性,或將帶來更長時間維度的業績持續性。
圖/視覺中國
九安醫療:抗原檢測+海外銷售
眾所周知,年初多次的漲停跌停令九安醫療成為了2022年最大的“妖股”之一,4月15日盤中股價一度來到98.03元,但此后股價一路下跌,10月11日盤中股價僅40.92元。
該公司的業績主要來自于iHealth試劑盒,而iHealth主要“通過美國子公司網站及亞馬遜美國電商平臺進行to C端的銷售”。2022年半年報顯示,分產品來看,iHealth系列產品的營收占比高達99.08%;分地區來看,海外銷售營收占比高達98.48%。
那么,九安醫療超30000%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可以代表一種業績邏輯,即海外在疫情面前“躺平”,抗原檢測具備相當的C端需求量。類似“抗原檢測+海外銷售”的企業,還有萬孚生物,以及市值體量相對較小的安旭生物、東方生物和奧泰生物。
而上述業績增長邏輯,有沒有可能被復制為“抗原檢測+本土銷售”?
《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這種發展趨勢已經出現,且近期在不斷加速。但若要具備普遍性,有兩個問題仍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1)應用場景依然缺乏。在國內,抗原檢測雖已經開始被廣泛接納,但轉化為業績有滯后性,因此目前應用場景仍然是相對小規模的To B或To G市場。這延伸出的新問題是,To B及To G業務令抗原檢測生產商面臨著較大的回款壓力。在前述15家新冠核酸、抗原檢測企業中,一半以上的公司在三季度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增長沒能跑贏應收賬款的增長。
(2)抗原自檢結果仍未被普遍承認,這直接影響對抗原檢測產品的需求。現階段核酸查驗措施雖有調整,但還沒有被全面取消。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11月11日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該文件更被人熟知的名稱為“二十條”)中,核酸檢測依然是防控各個環節所認可的唯一結果。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也僅僅是“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可疑患者、疫情處置時對中高風險區人員等可增加抗原檢測”。
換言之,九安醫療之“妖”在A股公司中幾乎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抗原對大部分公司業績形成實質支撐還需要時間。
亞輝龍:疫情改變業務結構
這家去年5月17日登陸上交所的醫療器械公司,曾是一家體外診斷代理銷售公司。代理業務曾經是公司營收的核心,占比近七成。但隨著代理業務占比的下降,公司業務轉向毛利率水平更高的資產試劑和耗材,在新冠疫情中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了高速增長。
亞輝龍招股書顯示,隨著“公司被列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全國性名單”,“公司新冠產品進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名單后,公司新冠試劑及儀器的境外訂單需求快速上升”。2022年前九個月,公司新冠產品業務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22.64億元,同比增長2556.96%。
亞輝龍所代表的是典型的由疫情而催生出的增長邏輯。像亞輝龍這樣原本是醫療器械代理商,在疫情后業務迅速向新冠檢測傾斜,一種猜測是,公司看到了新冠核酸、抗原檢測的巨大市場,從而對公司經營進行了調整。
據《金融時報》報道,今年以來提交上市申請的“核酸檢測”概念企業包括康為世紀、達科為、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其中,康為世紀(688426.SZ)已于10月25日成功登陸科創板。
而根據要求,A股主板上市要求三年累計營收超過3億元、凈利潤要求三年盈利且累計超過3000萬。科創板上市要求最近一年營收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收增長率均不低于30%,并要求兩年盈利,且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
毫無疑問,只要有核酸、抗原檢測的硬性規定在,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亞輝龍”們趨利而為,也會有越來越多類似企業走向二級市場。不過,11月21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均表示,將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
截圖:上交所官網
萬泰生物:新冠之外的故事
《巴倫周刊》中文版在今年三月對萬泰生物的報道中指出,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成績,三分靠實力,七分靠時運。實力在于其包括HPV疫苗在內的疫苗業務,運氣在于,公司上市伊始,趕上了全球疫情的暴發,為其帶來了體外診斷業務的增長。
萬泰生物則是另一種典型,即自身擁有強大的核心業務,核酸檢測只是補充。類似的公司有復星醫藥、華大基因等,但能夠保持萬泰生物般的高增長絕非易事——復星醫藥今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同比萎縮了31.15%,同期華大基因則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雙下滑,分別為12.38%和47.16%。
復星醫藥在2022年三季報中稱,“由于市場波動等因素,本集團所持有的BNTX股票于報告期末的股價較2021年年末下降,BNTX股價變動致公允價值損失等凈影響約11億元。受所持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的影響,本集團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為-4.05億元,同比減少14.94億元。”需要提出的,復星醫藥同時也是新冠特效藥概念股,今年上半年,制藥業務的營收比重占67.14%。
華大基因則稱,2022年1-9月,“因全球防疫政策變化,公司基于新冠相關的業務總體收入較2021年同期基數有所下降”,而“剔除新冠業務變化情況,公司常規業務板塊較上年同期總體實現了增長”。
這樣看來,這類公司講述的是一個區別于其他新冠檢測概念股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它們在享受新冠疫情帶來利好的同時,也展現出新冠之外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一方面是疫情遲遲未能完全被消解、由此帶來的特效藥的機遇,另一方面,是在整個醫療與健康市場中,除了新冠疫情相關之外的其他機遇。
由此,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或許可以做出如下回答:僅僅以核酸、抗原檢測為核心業務,斷然無法繼續支撐如今這般高增長業績;這類公司在公開市場上的表現,大概率也將因基本面改變而褪色;而在核酸和抗原業務外,能否尋找到其他業務增量,將決定這些公司的長期成色。
而在正式取消常態化核酸檢測的今天,Wind新冠肺炎檢測指數(8841315.WI)反而上漲了2.45%。
近日,英盛生物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系統(MALDI-TOFMS)YSEXT7900MD獲批上市,是繼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平臺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平臺之后,英盛生物推出的又一......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質量評價要求》《醫用防護口罩》等7項英文版醫療器械國家標準,其中2項由北京市器檢院作為第一起草單位牽頭完成,5項由......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鼠疫等傳染病診療方案2023版的通知,制(修)訂了鼠疫、霍亂、炭疽、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紅熱、布魯氏菌病、黑熱病、水痘、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傳染病診療方案,......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先進光學與光纖傳感技術團隊的彭偉教授和張揚副教授與中國計量大學合作,發展了一種基于傾斜光纖布拉格光柵(TFBG)的超靈敏核酸檢測系統,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
新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核酸檢測已經遠離大部分人的日常。但就在2023年的1月17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了一則關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采購項目中......
1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國政府將對從韓國來華旅客進行全員核酸檢測,能否提供具體信息?圖源:外交部毛寧表示,中方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以來,少數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
1月6日,據九派新聞視頻援引搜狐千里眼報道,近日,上海一街道組織居民模擬核酸檢測場景,引起廣泛關注。網傳的街道通知中提到,“‘核酸檢測’是2022年的代名詞,雖然令人一言難盡,但總也有些令人回味和動容......
“再過個幾十年,我該怎么跟后代解釋,‘核酸檢測員’這份工作呢?”短短兩年內,刁振軒經歷了生物公司實驗員、核酸檢測員和輔導機構生物老師三個身份的轉換。現在回想起來,短暫存在過的核酸檢測生涯總帶有魔幻色彩......
據澎湃新聞1月2日報道,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后核酸檢測需求的下降,全國多地已相繼取消社會面免費核酸采樣點。“提倡‘非必要不核酸’以來,社會面的核酸檢測量已呈現斷崖式下降現象。”近日,浙江省紹興市衛健委......
資本市場似乎早就精準地預判到了這個產業今天的結局。12月6日,北京調整了全市核酸檢測查驗措施,進入商超、商務樓宇及各類公共場所,可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此之前,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地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