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仿生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寶泉,地面力學及仿生行走課題組教授鄒猛、張銳赴國家天文臺,取回了此前申請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的月球樣品,并前往探月與工程中心領取了紙質協議原件和月球樣品證書。這是吉林大學獲取的第一份月球樣品,同時也是東北地區獲取的第一份月球樣品。
2023年5月,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第六次月球科研樣品借用申請評審會。經專家委員會評審和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審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16家科研機構的60份申請最終獲得通過。吉林大學地面力學及仿生行走課題組獲批巖屑樣一份,共計6.1毫克,團隊負責人鄒猛為使用責任人。
據悉,作為全程參與中國嫦娥探月工程月球車研制的唯一教育部直屬高校,吉林大學自2005年開始,持續參與和承擔相關重大科研攻關任務,成功研制了“JLU”系列模擬月壤,負責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模擬月面試驗場,制定了模擬月壤力學測試規范,建立了基于車輪的月壤力學參數反演模型,提出了高通過月球車車輪仿生設計方法,為我國嫦娥探月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廣泛好評。
目前,鄒猛課題組正在全力參與嫦娥七號、天問二號、載人登月等國家重大深空探測項目的相關科研工作。“團隊將利用真實月壤樣品開展月壤微觀力學性能研究,為后續模擬月壤研制優化、原位資源利用等提供依據和基礎”,鄒猛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將繼續秉持吉林大學‘求實創新 勵志圖強’的校訓精神,不斷為國家月球及深空探測添磚加瓦,為實現航天夢、中國夢貢獻新的吉大力量。”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
6月21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的官方新媒體號發布信息表示,來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運輸中,運輸進度已超70%。 昨天晚上7時,嫦娥六號探測器又在新媒體號上發了這么一條消息:“聽說今......
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郭佳曲家偉)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
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題:嫦娥六號的“月背49小時”中新社記者郭超凱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自6月2日......
5月25日,吉林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24年第4次教學與科研專項工作小組擬引進人員公示。其中,武大靖擬聘為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定為匡亞明領軍教授A崗(匡亞明是吉林大學老校長,對吉大有開創之功)......
一項新研究顯示,未來的月球定居者可以通過繞著環形墻跑來鍛煉身體——每天只跑幾圈就可以抵消月球低引力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5月1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引力的1/6。......
4月27日,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暨戰略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長春召開。吉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希出席并講話。來自吉林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
4月21日,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質圖集正式發布,圖集包括《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和《1:250萬月球分幅地質圖集》(中英文版,含說明書),其中《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包含《1:250萬......
月球近側的重力梯度圖,其中顯示月幔傾覆產生的兩股含鈦鐵礦的累積下降流。圖片來源: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科技日報北京4月8日電 (記者張佳欣)大約45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年輕的地球,將熔巖拋入......
4月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泰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新部共同簽署關于探索與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約定,中泰雙方將成立聯合委員會和聯合工作組,在空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