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葉刀—全球健康》發表了一項由南京醫科大學李有教授團隊和王昕副教授團隊合作開展有關中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
研究提示,各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下簡稱合胞病毒)季節持續時間存在明顯差異,但同一傳播區域內的合胞病毒流行模式類似,從而進一步說明了季節性免疫接種的可行性,強調了合胞病毒預防接種策略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季節性特征進行制定。
感染季節持續時間有明顯差異
合胞病毒是導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給全球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它可通過直接接觸、空氣傳播感染人群,其傳染性約是輪狀病毒的2.5倍,感染對象覆蓋全年齡段。主要表現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但引起的癥狀因人而異,輕癥患者可能無癥狀出現,或出現上呼吸道癥狀,重癥患者則可能出現下呼吸道感染癥狀,甚至導致死亡。
鑒于合胞病毒的高傳染性與致病率,世界衛生組織于2016年開始建立合胞病毒監測網絡,目前已經有20多個國家加入該網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燕在2024年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免疫預防專題會上指出,合胞病毒的監測目的和意義重大,首先可以提高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合胞病毒的認識,通過他們各自開展的調查研究,確定這些國家和地區合胞病毒流行季節,進一步明確合胞病毒年齡分布,在年齡<2歲的人群中確定重癥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病毒的變異特征。進而為下一步對合胞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學數據支持,也能夠為各個國家研發疫苗、單抗或者引進國外已上市的疫苗和單抗提供參考。
為了深入了解合胞病毒在我國的傳播規律,李有教授團隊和王昕副教授團隊通過對我國21個省或地區進行調研,發現我國各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季節持續時間存在明顯差異。
中國各地區不同月份RSV的活動強度,按滑動區間法以是否適宜RSV季節性免疫接種(及適宜開始月份)分組
“在溫帶地區,合胞病毒的流行時間一般持續2到5個月,高峰通常發生在冬季。而在熱帶地區,合胞病毒則比溫帶地區持續時間更長,峰值通常與雨季時間保持一致。此外,呼吸道合胞菌的季節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緯度、海拔等地理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受到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影響。”李有表示。
具體來說,在研究人員調查地區中,合胞病毒傳播持續時間的中位數為4.6個月,但各省之間的季節持續時間差異明顯-——越靠近北回歸線的省份持續時間更長。
張燕也曾帶領團隊對國內外合胞病毒感染監測相關進展開展研究。研究顯示,我國的合胞病毒流行高峰集多中在冬季和春季,其中2歲以下患者占比高達65.64%。在2歲以下患者中,6月齡的患病率最高,其次是6月齡至1歲組。
最有效的手段是預防
“若想要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疫苗。”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在專題會開場致辭中表示。
“目前,合胞病毒創新預防手段有兩種,一種是尼塞韋單抗,另一種是帕利珠單抗。”李有介紹說。帕利珠單抗在1998年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預防不足35周早產兒的先天性心臟病或肺部疾病,但并未在我國獲批。其注射時需要依據被注射者的體重進行增減,而且它不僅單針費用高,還需要注射5次才能覆蓋一個典型的合胞病毒流行季,即5到6個月。尼塞韋單抗則是近期獲我國批準的用于所有嬰兒的合胞病毒預防手段,有望今年感染季開始應用。尼塞韋單抗只需注射一針,且劑量相對固定,即可為嬰兒提供約6個月的有效保護。
目前,真實世界研究的反饋數據顯示,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其預防有效性都在90%以上。“美國疾控中心免疫咨詢委員會推薦進入第一個合胞病毒感染季時8月齡以下的嬰兒注射。”李有說。
不過,針對之前團隊所發論文中對我國合胞病毒的流行時間與地域的詳細分析結果,李有表示,季節性接種策略并不適用國內所有地區,其差異性體現在地區緯度不同,導致合胞病毒流行持續時間不同。
例如,福建省、廣東省、云南省等呼吸道合胞病毒傳染時間超過6個月,超出了尼塞韋單抗疫苗提供的保護時間。
“對于適宜季節性接種的地區,我們建議在秋季開始注射。”李有建議,“希望通過創新預防手段,能夠降低更多嬰兒因合胞病毒感染帶來的疾病風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214-109X(24)00090-1
記憶性B細胞(MemoryBcells,MBCs)能夠對感染性疾病提供長效的免疫保護,然而,HIV、丙型肝炎和巨細胞病毒等慢性病毒感染會破壞MBC的發育和抗體的產生[1],導致不完全和無效的免疫保護。......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近日,《柳葉刀—全球健康》發表了一項由南京醫科大學李有教授團隊和王昕副教授團隊合作開展有關中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研究提示,各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下簡稱合胞病毒)季節持續時間存在明顯差異,......
病毒與宿主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會對宿主產生深遠的影響。近日,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了古病毒與鳥類演化的有趣關聯。研究人員發現,古老病毒曾經插入到鳥類DNA中,并伴隨著雀形目鳥類的物種大爆發,從而......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周國輝和副研究員楊新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下,首次揭示了水稻條紋花葉病毒(RSMV)通過降低傳毒介體葉蟬的低溫耐受性削弱病毒在田間持續流行的分子機制。相關成......
4月1日,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郭春和教授課題組揭示了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是一個新發現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宿主限制因子,能有效限制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感染;相反,為了拮抗PDCD4的抗病......
人們害怕老鼠等動物將病毒傳給自己。但結果顯示,在傳播病毒方面,其他動物更有理由害怕人類。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家對病毒基因組開展的一項最新分析表明,當病毒在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傳播時,病毒更多地是從人類跳......
基于RNA的治療方法(包括mRNA疫苗),具有預防和治療廣泛疾病的巨大潛力。為了實現這一潛力,我們需要一套有效的遞送載體,將治療性RNA貨物有效包裝并安全地遞送到特定的組織中。目前已經開發出多種遞送方......
2月21日,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成立國家脊灰病毒封存監管機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成立國家脊灰病毒封存監管機構,統籌推......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消息,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近日就“X疾病”暴發的可能性發出公開警告,稱下一次大流行病暴發“并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問題”,呼吁為應對“X疾病”做好準備。“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