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13 16:18 原文鏈接: 國內期刊2014最新SCI影響因子(生物類)

      2014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于近期公布了,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4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影響因子是期刊定量評價的重要工具。自1975年開始,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每年都會發布上一年度其所收錄期刊的引證報告,將期刊按引證的頻次和影響來劃分等級。期刊影響因子也因其重要的標桿意義而為一些研究機構采用,作為科研評估的指標之一。

      今年的JCR報告包括82個國家237個大類的11149本期刊,自然科學領域收錄了8618份SCI雜志。其中影響因子20分以上的雜志有48份,占全部自熱科學領域雜志的0.56%。而綜述類的期刊有22份,其中18份來自Nature出版社,另外4份來自Lancet出版社,因此生物類排在前面的依然是Ca-Cancer J Clin和NEJM。

      國內生物類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 Research》雜志已經成為了本領域較為有影響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學者都選擇將新成果發表在該期刊上,其影響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穩步上升至了12.413,這份期刊于1990年創刊,2001年首次獲得影響因子,這份雜志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

      同時,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 PLANT(分子植物) 也升至6.337,排在第三,據報道這兩份期刊SCI影響因子位于同學科前10%,另外中科院還有《國家科學評論》《中國病毒學》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錄。

      MOL PLANT(分子植物)創刊于2008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和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承辦。目前這份期刊在植物科學領域期刊中已位列亞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學領域研究類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幾份期刊是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可見這一期刊已躋身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期刊行列。

      還有遺傳學報(J GENET GENOMICS)也是發展迅猛,影響因子從去年的2.924上升至3.585,這份期刊由中國遺傳學會,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主要刊載動物、植物、醫學和微生物等遺傳學領域的研究論文,也包括該領域中的最新技術和最新方法。大家可以在生物通“核心刊物”欄目查看中文版《遺傳》的最新期刊內容。

      此外,科學通報(CHINESE SCI BULL)雜志也穩中有升,達到了1.579,中文版也可以在生物通“核心刊物”欄目中查看。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ISSN Impact Factor

      CELL RES(細胞研究) 1001-0602 12.413

      J MOL CELL BIOL(分子細胞生物學報) 1674-2788 6.771

      MOL PLANT(分子植物) 1674-2052 944 6.337

      FUNGAL DIVERS(真菌多樣性) 1560-2745 6.221

      CELL MOL IMMUNOL(細胞與分子免疫學) 1672-7681 4.112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CNS神經科學與治療學) 3.931

      J GENET GENOMICS(遺傳學報) 1673-8527 3.585

      J INTEGR PLANT BIOL(植物學報(英文版)) 3.335

      ACTA PHARMACOL SIN(中國藥理學報) 1671-4083 2.912

      ASIAN J ANDROL(亞洲男性學雜志) 1008-682X 2.596

      INT J ORAL 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國際口腔科學雜志(英文版) ) 1674-2818 2.531

      WORLD J GASTROENTERO(世界胃腸病學雜志) 1007-9327 2.369

      ACTA BIOCH BIOPH SIN(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學報) 1672-9145 2.191

      J ENVIRON SCI-CHINA(環境科學學報) 1001-0742 2.002

      CHINESE J CANCER RES中國癌癥研究(英文版) 1000-9604 1.935

      J BIONIC ENG(仿生工程學報) 1672-6529 1.632

      CURR ZOOL(Current Zoology,動物學報) 1674-5507 1.594

      CHINESE SCI BULL(科學通報) 1001-6538 1.579

      HEPATOB PANCREAT DIS(國際肝膽胰疾病雜志) 1499-3872 1.517

      J SYST EVOL(植物分類學報) 1674-4918 1.488

      J ZHEJIANG UNIV-SC B浙江大學學報A(生命醫學及生命科學版)-英 1673-1581 1.278

      J RARE EARTH(臺灣醫學會雜志) 1002-0721 1.261

      WORLD J PEDIATR(世界兒科雜志) 1708-8569 1.236

      CHIN J INTEGR MED(中國結合醫學雜志,) 1672-0415 1.217

      ASIAN PAC J TROP MED(亞太熱帶醫藥雜志) 1995-7645 1.062

      CHINESE MED J-PEKING(中華醫學雜志) 0366-6999 1.053

      ASIAN J SURG亞洲外科雜志(英文版) 1015-9584 0.906

      J ZHEJIANG UNIV-SC A浙江大學學報 1673-565X 0.882

      J HUAZHONG U SCI-MED(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1672-0733 0.834

      J WUHAN UNIV TECHNOL武漢理工大學學報(英文版) 1000-2413 0.399

      J EXERC SCI FIT(運動科學雜志) 1728-869X 0.333

      NEURAL REGEN RES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 1673-5374 0.22

      HONG KONG J EMERG ME(香港急診醫學雜志) 1024-9079 0.212

    相關文章

    重磅!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2月29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學和醫學、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學能源等科學領域。分別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為精準天氣預報帶來新突破揭示人類......

    荒誕|高校院長自辦期刊,9年來主要發表妻兒和學生論文

    因為“在頂刊上發論文需要太長時間”,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R)工程學院院長埃里克·瓊斯選擇自己創辦一本期刊——《國際供應鏈技術雜志》(InternationalSupplyChainTechno......

    多樣化菌群共存現象有了新解釋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廣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動可以幫助競爭性微生物群體突破物種多樣性“極限”,促......

    多所新大學今年啟動招生,專業以新能源等工科為主

    各地教育部門近日陸續發布了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大灣區大學等多所新大學獲批設立,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等高校今年啟動招生。這些大學設立的專業中,新能源、工程技術等工科專業占絕大多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

    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火炬統計年報表和年度發展報告開始填報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組織填報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火炬統計年報表和年度發展報告的通知。原文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英文)》:致力加深社會對科研生態的理解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集體事業。公眾、科學家和政府都是科學事業的直接或間接參與者。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共同影響著科學能否有效地回應社會現實。例如,在流行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等社......

    科學儀器行業趨勢之歷史深處的憂慮

    前言: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大國的更替。科學儀器行業是大國復興必經之路。經歷了幾十年高速發展,習慣了行業高速發展的我們,第一次面對行業整體下滑。躺贏的時代過去了,在這行業大變革的時機,歷史可以讓我們在凜冬已......

    緬懷王綬琯院士:為有志于科學的孩子創造機遇

    1998年,75歲的王綬琯還是忙得腳不沾地。接不完的電話、外出開會、看材料、改稿子……“我記得那時候每逢周六日,家里總會來很多人,有老師也有中學生。”彼時,工作繁忙的王熒完全不知道父親到底在忙什么。實......

    真還是假?2023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揭曉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具體包括,基因檢測能“劇透”孩子天賦;中國科學家測定月球年齡為20.3億年;航天員不能是近視眼,因為太空中不能戴眼鏡;電水......

    《科學》發布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涉及醫學、材料、人工智能等

    2005年,《科學》(Science)雜志在其創刊125周年之際,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這些問題涵蓋地球科學、能源、宇宙領域,并涉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政治與經濟、能源、環境和人口等領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