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污染,是食品和飼料領域最突出的質量安全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共同關心和需要攻克的難題。6月28日,國家真菌毒素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中國真菌毒素大會在北京召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羅斌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領域一件大好事、大喜事。”
記者了解到,國家真菌毒素科技創新聯盟由9家副理事長單位、15家常務理事長單位、33家成員單位和44位個人成員共同組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任理事長。戴小楓表示,聯盟將緊密圍繞國家食品安全戰略需求,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真菌毒素防控產業合作體系,聚焦真菌毒素防控難點,開展協同攻關。
真菌毒素嚴重威脅
農產品安全
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強毒性和致癌性。比如,黃曲霉素、鐮刀菌素等真菌毒素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自然發生的最危險的食品污染物。黃曲霉素更被列為I級致癌物,是惡性腫瘤的主要誘因之一。
戴小楓指出,真菌毒素污染廣泛,尤其對大宗農產品的污染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飲食。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25%的農產品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
我國是世界上受真菌毒素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真菌毒素嚴重影響我國糧油作物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直接制約著農產品的國際貿易。
以我國小麥生產為例,鐮刀菌素是影響小麥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子。據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所長史建榮的研究,從消長趨勢看,2010—2016年,小麥鐮刀菌毒素風險持續高發。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糧食損失超過糧食總產量的6%。“這也是說,采取適宜的防控措施,我國每年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至少能挽回850億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王述民表示。
防控研究水平向國際一流邁進
對真菌毒素污染的防控,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羅斌介紹,生物毒素、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病原微生物、非法添加物等五個因子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監管的重點。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重大專項中,對真菌毒素污染的篩選識別、跟蹤評價、防控關鍵點及關鍵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部署,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重要的成效。
其中,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先后主持了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項目等一系列重大專項,積極與浙江大學、西南大學、江南大學、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國家食品安全風評中心、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協同攻關、聯合創新,利用現代生物和農產品加工技術,圍繞田間、收獲、貯藏、加工等全環節,通過系統的真菌毒素識別評價和防控技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我國在農產品真菌毒素防控領域的研究已向國際一流行列邁進。”王述民說。
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成功舉辦了2014國際真菌毒素大會。“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真菌毒素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在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羅斌評價說。
建立長效機制
第一屆中國真菌毒素大會的召開和聯盟的成立,無疑是繼2014年國際真菌毒素大會后又一次真菌毒素領域的學術盛宴。
國際真菌毒素學會主席Antonio F. Logrieco、國際真菌毒素學會秘書長Rudolf Krska、日本真菌毒素學會主席Shohei Sokuda、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許金榮等國內外真菌毒素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大會。
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事業技術人員圍繞“減少中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保護消費者健康”的主題,共同就食品和飼料中真菌毒素及其產毒菌污染現狀、菌毒素形成與調控機理、食品和飼料中真菌毒素的脫毒、真菌毒素的檢測與監測、真菌毒素防控技術和真菌毒素毒性研究等領域展開了深入研討與交流。
一位參會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會充分展示了我國近年來在真菌毒素防控技術研究領域的成果,聯盟的成立有利于各家聯盟單位全方位進行合作,加快相關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期待依托聯盟和例行化的真菌毒素大會的定期召開,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真菌毒素綜合防控技術的‘合作研究,聯合攻關,成果共享’構建一個長效機制,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真菌毒素防控最新研究評估成果的定期學術研討、風險交流提供一個開放的技術平臺。”羅斌表示。
他還表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項將全力支持推進真菌毒素大會和真菌毒素科技創新聯盟開展工作,不斷強化農產品真菌毒素防控科學研究、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科普宣傳、成果推廣等工作。
5月26日—31日,川渝兩地“兩品一械”監管大練兵及藥品安全應急管理聯合培訓班在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舉行,四川省和重慶市藥品監管系統130余名業務骨干參加培訓。本次培訓從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經營與使用......
第七屆進博會迎來倒計時150天,籌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6月6日,企業商業展已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企業簽約,展覽面積已達32.5萬平方米,包括近26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全聚德6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努力開辟食品新賽道,積極布局鴨類包裝產品、休閑食品、節令食品、預制菜等領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的通知》,發布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33個,涵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等食品生產經營業態,以及乳制品、嬰幼......
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食品產業規模龐大,食品種類豐富,食品供應鏈條長,監管難度大。隨著食品消費結構的升級和食品國際貿易的增多,食品安全風險也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
賽默飛科學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環境與食品安全部門主任TobyAstell近日接受采訪,詳細解讀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關于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在食品......
冷鏈設備的分析測試正方興未艾看到這個題目,作為冷鏈行業的老人頗感慚愧。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冷鏈這一行業名詞,從國外引入中國物流市場,已經二三十年了,但是,全行業大多數企業包括筆者自己,還很少或基本上沒有......
5月13日,針對近期媒體曝光的“給過期食材換標簽”問題,麥當勞中國發布聲明表示,對于任何違反操作標準的行為,絕不姑息,嚴肅處理。同時,對于涉事餐廳帶來的影響深表歉意,并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餐廳操作規范的落......
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乳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蔬菜制品、速凍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6類食品1187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檢項目合格樣品1177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