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本次大會重點討論了如何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中國科學中心的影響力。
院士們一致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方向,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也對推動中國科學中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代表中國科學中心主席團作報告,院士們認真討論,對一年多來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中國科學中心在組織協調“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獲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世界科技界的認可,目前已發展至25個國家,涵蓋中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西歐、北歐及北非地區;中國科學中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關活動,發揮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和管理科學交叉融合優勢,獲得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和好評。
除此之外,中國科學中心開展了眾多學術科研活動,編寫出版中英文《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6/2017)》,舉辦“2017歐亞經濟論壇科技分會”,參與雄安新區科技創新驅動對接,組織參加的PEEX計劃取得重要進展,已形成芬蘭、俄羅斯、中國三國主導的國際科學計劃。
根據國際歐亞科學院章程,經過嚴格的程序,中國科學中心增選出18位院士,本次院士大會為增選的院士頒發證書。
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乃勝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首位海洋科技領域的院士,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作為新當選的院士,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有沉甸甸的責任感。十九大報告曾提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為首位海洋科技領域的院士,我也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戰略思維,助推我國海洋科技‘走出去’,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作出貢獻。”
會上,中央黨校教授王懷超為院士作了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據悉,中國科學中心將繼續完成有關氣候變化、PEEX項目、京津冀大氣污染等項目工作,與中國市場協會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編寫出版相關報告;以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為平臺,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合作交流,根據院士的專業機構與現有基礎,將能源、信息通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智慧城市、中醫藥等作為合作重點,力爭在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曹曉風、曹雪濤、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里,中國......
近日,劉耀林教授經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院士大會選舉推薦,國際歐亞科學院主席團審議通過,正式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近日,接到國際歐亞科學院的通知,經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院士大會選舉推薦、......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科學中心)第21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在會上指出,中國正逐漸躋身于創新國家行列。科研投入增加,科技對經濟社會貢獻率大幅提升,國內產業對外來技......
11月18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本次大會重點討論了如何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中國科學中心的影響力。院士們一致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明......
近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主席V.G鮑恩德和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秘書長崔偉宏發來賀信,祝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李乃勝研究員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所長王凡、黨委書記王輝、紀委書記畢偉代表海......
73歲的蔣正華在這座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邊的2層小樓有了自己新的辦公室,然而這座小樓承載的使命卻不僅僅是幾間辦公室。日前,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中國院士第14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近......
記者從11月1日召開的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院士第13次全體會議上獲悉,徐冠華、周鎮宏等16位中國專家學者成為該院新當選院士。至此,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的院士人數達到133人。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