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展至今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引導RNA序列的設計、脫靶風險的評估分析等基因組水平上的研究,到近兩年逐漸有科學家將此技術引入模式動物或者胚胎,對于一項醫療技術來說,仍然處于非常不成熟的階段。今年在Nature method上發表的一篇文章“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指出,將CRISPR-Cas9編輯系統引入小鼠胚胎,出生后檢測脫靶,發現脫靶基因多達上千個。該研究引起全世界科學界對CRISPR-Cas9技術的臨床使用風險進行重新思考和評估。
采用基因編輯的技術敲除HIV病毒進入人體的關鍵輔助受體CCR5,是近年來治療艾滋病的一個研究熱點。該治療方案的設想是來源于“柏林病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柏林病人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同時也會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接受了一名CCR5基因天然缺失供者的骨髓移植,之后的5年的時間里其體內無法檢出HIV病毒。但此案例在接下來的臨床試驗中均未成功重復。 目前,國外多家以基因編輯為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也正在嘗試使用CCR5缺失型的T細胞或者造血干細胞來治療艾滋病,但大部分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少數進入臨床二期,但暫無公布臨床結論。另外,CCR5基因敲除,只能針對R5嗜性的HIV病毒,對于X4以及R5/X4雙嗜性的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由此來看,即使對人CCR5基因敲除,也不能保護人體完全不受HIV病毒的感染!
廣東赤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基因編輯為核心技術的研發型企業,長期致力于艾滋病的基因治療方案開發,對使用CRISPR-Cas9敲除CCR5基因也做了詳盡的研究。一系列的研究結果表明,無論哪種CRISPR-Cas9系統,其作用于CCR5的引導RNA都存在潛在脫靶位點。也就是說,基因組中除了CCR5基因被敲除,還有大量其他的基因或基因組內的非編碼序列被改寫,由此引發的副反應是未知的。
廣東赤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祝海寶博士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使用應該循序漸進,必須經過全面的、謹慎的評估。對于目前臨床無法治愈的疾病,只有經過充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論證,才可進入臨床應用,盡管該技術是一項非常有優勢的治療手段。基因編輯還需要講究精準化,針對病灶,部位、組織、甚至細胞來進行,用該技術來制備基因敲除的特種人類,目前還有很多技術難點需要攻克,例如脫靶等。
CRISPR-Cas9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對于目前仍無明確治療方法的遺傳性疾病、血液性傳染病、癌癥等,確實帶來了治療的希望。但對于一個健康的胚胎,采取這種過于激進的手段來預防像艾滋病這種一生當中感染幾率極低的疾病,無疑是有背倫理和人道的。
在此,祝博士呼吁,研究者能公開其研究結果(尤其是全基因組測序、靶點序列、以及其他與之相關的結果),并密切關注這兩個孩子的命運,將一切傷害降至最低。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
科技日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士蘇黎世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團隊通過設計小而強大的TnpB蛋白開發出一種變體。該變體修飾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為一種緊湊、有效的基因......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方英和田慧慧研究團隊在基于生物編輯技術的腦機接口增強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patiallyPreciseGeneticEngineeringattheElectr......
中新網合肥8月15日電(張俊寧珊)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株基因編輯高亮度夜晚自發光植物。該科研團隊負責人李仁漢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螢火蟲等生物發光基因植入到植物細胞,打造類似電影《阿凡達》中......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基因編輯技術——點擊編輯,使用HUHe介導的共價clkDNA定位到DDP的目標位點,從而實現精確和通用的基因組寫入。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BenjaminKleinstiver......
近年來,微生物組研究揭示了體內的共生細菌表達的基因通過多種機制影響我們的健康。例如,體內的細菌還能夠影響癌癥免疫療法的效果;細菌蛋白質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細菌毒素能夠引發包括癌癥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