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羅興章副教授治喪小組發布訃告: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羅興章副教授因病搶救無效,于2024年7月6日17時20分在上海中大腫瘤醫院不幸逝世,享年51歲。
公開資料顯示,羅興章1996年本科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化學與勘查系,后于1999年、2002年分別碩士、博士畢業于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畢業后,他留校在環境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7月,羅興章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2010年5月起任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
羅興章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物在土壤、水環境介質中的來源、遷移和轉化過程。
他迄今已完成科研項目7項、技術服務項目6項,正在實施研究項目3項。其中,主持負責國家級項目3項(水專項子任務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完成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研究項目6項,以及橫向課題數十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SSCI收錄20余篇。已經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8項,其中第1發明人3項。
(原標題: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羅興章逝世,享年51歲)
2025年7月23-26日,陶術特邀 復旦大學藥學院人工智能藥物設計團隊 授課的第四期藥物設計培訓班將在上海麗昂豪生大酒店正式開班!培訓班師資隊伍內容強大,三位老師均為藥物分子設計......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025年4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0......
7日,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該院院長虞先濬教授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長海醫院等單位的研究團隊,歷時5年成功繪制全球首張無功能性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多組學全景圖譜,并......
今年兩會期間,“具身智能”首次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一個高度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具身智能涉及計算機科學、機器人學、控制系統、集成電路、科技倫理等多個領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方向。為研發具有......
據復旦大學消息,北京時間2月28日凌晨,復旦團隊突破性成果登上《科學》雜志(Science)。面向超晶格可編程化設計與構建難題,復旦大學化學系董安鋼、李同濤團隊聯合高分子科學系李劍鋒團隊及新加坡南洋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025年5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025年......
我所退休職工洪鐘祥同志,中共黨員,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洪鐘祥同志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對洪鐘祥同志的不幸逝世,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洪鐘祥同志生平中......
初步繪制復旦大學科創地圖、明確投資策略、超額完成5億元首關目標、組建一支專業化管理團隊……12月3日,正值復旦科創母基金啟動一周年之際,2024首屆復旦科技創新投資大會順利舉辦。會上,復旦科創母基金正......
11月11日下午,以“AIforScience雙螺旋引擎驅動科研新范式”為主題的2024科學智能創新論壇在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
10月30日,由復旦大學和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沿生物”)共同建立的“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校企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復旦大學簽約揭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科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