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研究員張靜瀾、研究員徐晨明聯合浙江大學教授張丹、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研究與預防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兒童醫院教授王華,通過創新的綜合性無創產前篩查技術(cfDNA綜合篩查),實現了檢測孕婦血漿中的游離DNA,從而全面篩查胎兒不同類型的遺傳變異,達成更加精準的產前和圍產期管理。該研究填補了產前篩查技術中單基因病篩查的空白,在1月22日發表于《自然—醫學》。
2012年至今,無創產前檢測(NIPT)已發展為一線產前篩查技術,但目前主要用于篩查染色體異常,對單基因病則束手無策。而在所有出生缺陷中,由單基因病引起的占比為7.5%~12%。
團隊早前臨床研究發現,cfDNA綜合篩查技術同時覆蓋了染色體非整倍體、染色體微缺失和單基因變異這3種最主要的人類遺傳變異,擴展了無創產前篩查的檢測范圍,同時提高了檢測準確性(靈敏度100%,特異性99.3%)。為了闡明該綜合篩查技術的實際臨床性能,團隊開始了為期一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觀察性研究。
研究團隊將1090名參與者的篩查結果與產前或產后診斷結果進行了比較,在135名孕婦中檢測出了基因變異。在876個超聲懷疑有結構異常的胎兒中,cfDNA綜合篩查發現了55個非整倍體、6個微缺失和37個單基因致病變異。研究結果證實,將目標單基因病與染色體異常同時納入篩查,不僅使檢出率提高了60.7%,還可以揭示與表型相關的關鍵數據。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cfDNA綜合篩查在孕早期發現無癥狀胎兒(如軟骨發育不全胎兒)和影像學方法不易發現的神經缺陷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在孕早期發現尚未表現癥狀的患病胎兒,這對臨床決策至關重要。
綜合性無創產前篩查在胎兒結構異常的妊娠中診斷性遺傳變異的檢出率
在具體的臨床應用上,該研究提出了一個臨床優先級體系“SEPH”,優先納入表型嚴重(severe outcome)、早期發病(early onset)、發病率較高(prevalent incidence)且檢測方法學性能高(high performance)的疾病,以此為原則擴展到普通孕婦群體的產前篩查中,一次采集孕婦外周血就可完成對所有常見變異的同步檢測,真正實現孕婦的全面無創產前篩查。
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研究員張靜瀾、研究員徐晨明聯合浙江大學教授張丹、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研究與預防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兒童醫院教授王華,通過創新的綜合性無創產前篩查技術(cfDNA綜合篩查......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印發開展產前篩查技術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開展產前診斷技術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
【導讀】珀金埃爾默(PKI)宣布業務重組:將其醫療成像業務部門剝離給VarianMedicalSystems;將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業務重組為Discovery&AnalyticalSoluti......
華盛頓時間1月4日,Counsyl,Illuminansyl,Progenity,Natera和LaboratorycorporationofAmerica’sspecialitylabIntergr......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高齡孕婦增多,其對產前篩查與診斷分子遺傳新技術的服務需求有所增加。為此,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印發《關于規范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廢止此前有關高......
2016年10月27日,衛計委發布了國衛辦婦幼發[2016]45號文件——《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規范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廢止此前無創產前......
罕見病并不罕見罕見病不是一種病,是一組疾病的統稱,與之相對應的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對于罕見病的定義,國際上沒有共識,不同的國家采用不同的標準,與其他疾病定義標準不同的是,罕見病的定義不是出于醫學標準的考......
孕婦基于胎兒游離DNA檢測(NIPT)是一種以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為平臺,針對胎兒常見的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進行產前篩查的技術,目前NIPT檢測技術已經逐步成為臨床產前篩查的技......
——記珀金埃爾默成都客戶體驗中心落成慶典暨前沿科技技術研討會2012年12月6日,珀金埃爾默成都客戶體驗中心落成慶典暨前沿科技技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近百位來自成都、重慶、綿陽的科學院所和檢測機構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