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中山醫院 供圖
目前,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啟動。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山醫院獲悉,此次該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作為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人才培養中心”的一項實質性舉措,緊緊圍繞基礎醫學、智慧醫療、生物醫藥、醫工交叉、科技創新等熱點前沿領域,統籌院內外優質資源,建成中山醫院的“高品質青年智庫”和“服務青年的統一窗口”。
中山醫院表示,這個新成立的學院制定了“6+2”任務規劃,即中山醫院特色團校團課、醫工交叉聯絡驛站、中山青年品牌矩陣、中山青年科普菜單、中山青志服務聯隊、協辦卓越博后項目等六大主要任務,以及行政管理素養提升和青年輪崗鍛煉兩項創新舉措。
未來將以團校建設和科技創新為核心,通過單一機構的多重功能,一方面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打造青年思想高地,另一方面聚焦前沿領域,為青年人才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這也是首個跨醫療和科研行業深度融合的青年人才發展平臺。
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
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
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
5月10日,第六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舉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有機化學家伯納德·盧卡斯·費林加以“造‘小’的藝術:從分子開關到分子馬達”為題,分享了他的研究故事,以及對于學術......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全球生物基經濟評估:為綠色未來協同推進政策、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技術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復旦大學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伙伴計劃(U......
4月16日下午,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年已耄耋的白發老人緩緩起身鞠躬,在相輝堂北堂亮相開講。他就是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腦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雄里先生。......
4月12日,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顏波團隊發明了跨任務、多維度的圖像增強基礎AI模型(UniFMIR),實現了對現有熒光顯微成像極限的突破。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方法》。發展至今,熒光顯微鏡的......
4月10日下午,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戰略科學家委員會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受聘為相輝研究院戰略科學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院長趙東元受聘為副主任。九位科學家受聘為......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宋元林教授聯合多個臨床中心,借鑒來自法國的慢病管理經驗,在《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了關于“基于物聯網的家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
3月23日是復旦大學第四期“周末學堂——復旦大學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開課的第一天。在該校光華樓的一間教室里,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正在講述“神奇的高分子”。講臺下,上海市實驗學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