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23 15:27 原文鏈接: 大氣污染治理要抓主要矛盾

       從1月20日起,重慶市環保局會同市政、公安、工商、規劃、食藥監等市級部門,和主城各區政府一起,開展集中整治該市煙熏臘肉、露天焚燒和柴火雞餐飲專項工作。為什么呢?因為被整治對象“產生大量煙塵和粉塵,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對廣大市民健康造成危害”。空口無憑,該市環保局“近期對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PM2.5來源解析顯示,生活污染在PM2.5中占比由10%上升為16%”。

       前幾天見過類似新聞,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以為是“戲說”,也便一笑了之。現在看起來是以為錯了,人家是嚴肅認真的,先前是嚴肅認真地說,現在更要嚴肅認真地做。不過,以我極其有限的知識,也知道重慶百姓煙熏臘肉,不是改革開放富裕起來之后才時興的吃法,而是世世代代如此,按他們的說法已經有兩千年了,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漢中人就用臘肉招待過他。有了這樣的背景,我明知道下面這樣說話屬于抬杠,還是忍不住要說:為什么去今不遠的光景,都沒有聽說煙熏臘肉給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呢?當然了,那個時候沒有動用PM2.5標準來檢測,檢測的話結果可能也是一樣。但那個時候天空畢竟是藍的、河水畢竟是清的,不用誰來用精確的數字宣布,卻一眼就可以看得到。哪里像現在,哪個地方一旦出現了藍天白云,微信圈里就欣喜若狂,紛紛炫耀給其他地方的“朋友”?

       這種把大氣污染的“干將”歸咎于“日常生活”的做法,并非“只此一家”,而是“另有分店”,搞不好,還有成為趨勢的可能。在此之前,類似的事情先前已經掀起過一定的輿論風波。2013年10月,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關于北京空氣質量問題時就表示:“城市大了之后,中國人習慣的烹飪,對PM2.5的貢獻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潔空氣的工作。”北京也有專家建言:“在重污染日,可適當倡導綠色餐飲,建議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飯,減少油煙排放。”再早,2003年10月,媒體報道某教授居然認為“自行車比汽車污染更大”,雖然他旋即聲明“從未說過自行車過多是道路擁堵根本原因”,是媒體的曲解,但卻沒有否認前一點,并且還有重申的意味:我國的城市道路行駛速度一般在每小時20公里左右,道路利用率只有發達國家的30%。當汽車以時速2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駛時,其消耗的功能最多、排放的尾氣最多、占道面積最多。機動車已經成為城市污染最主要的來源。而道路行駛速度緩慢的根本原因,就是摩托車、自行車占道擠道。還別說,邏輯上倒真沒有問題。該負責人當然也不是信口而出,估計他當時是看了中科院“大氣灰霾溯源”項目的報告,那項結論所鎖定的幾個主要污染“兇手”就是:燃煤、汽車、農業、沙塵、做飯、裝修。可惜,饒是其發言建立在“科學實驗觀測和研究”的基礎上,他還是遭到了網友的調侃,“這是要全民吃涼拌黃瓜來配合?”

       我們當然要承認煙熏是污染源的一部分,但不承認它是起決定作用的那部分,充其量可視為壓垮大氣質量的最后一根稻草。“做飯污染”出來時,北京市環保局負責人的說法佐證了這一點:烹飪油煙對PM2.5肯定是有貢獻的,只是占比相對較小。傳統的食品加工乃至飲食習慣,屬于“陋習”的當然要改,但不分青紅皂白的歸咎,在我看來幾乎等于說了白說,以重慶市民而言,就此會放棄傳統的臘肉制作方法?所以,無論解決什么問題,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把精力過于集中在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治理大氣污染上就不免使人生出一種擔心,擔心發力方向給弄錯了。

    相關文章

    抗生素的污染現狀與管理策略,看這篇就夠了

    標題:Reviewonantibioticpollutiondynamics:insightstooccurrence,environmentalbehaviour,ecotoxicity,andma......

    燒毀的衛星正在污染大氣

    7月11日,當SpaceX獵鷹9號火箭的第二級未能達到足夠高的軌道時,它發射的20顆星鏈衛星注定要以失敗告終。幾天之內,這些衛星就會落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成“人為流星雨”。這種“火熱的脫軌”是航天器使用......

    1000萬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公開招標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一文了解火電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技術實操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液相色譜樣品預處理——污染問題

    一般檢測的環境、容器、試劑都是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1、環境污染儀器室的有害氣體、氣溶液、灰塵等等都能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這種污染很難校正。因此,儀器室與其他實驗室應隔離,保持清潔,儀器室內應安裝空......

    癌癥藥物“污染”問題值得全球關注

    細胞抑制劑會對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危害。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癌癥是最令人擔憂的全球疾病之一。2020年約有1000萬人死于癌癥,預計到2040年,癌癥新增病例將增至2950萬例。......

    校園食堂除“三害”浙江金華有妙招

    春季氣溫回暖,又到了鼠類、蟑螂、蒼蠅等害蟲危害食堂食品安全的活躍時節,校園食堂除“三害”——生物防治這一校園食品安全的難點問題也擺到了監管面前。為徹底解決鼠患等有害生物侵入校園食堂問題,近期浙江省金華......

    生態環境部:1月全國33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