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13 19:56 原文鏈接: 大能量太赫茲輻射源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玉同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張杰院士/盛政明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相對論飛秒激光與固體薄膜靶作用,獲得了大能量相干太赫茲脈沖,并提出了具體的渡越輻射的物理圖像。

      太赫茲(THz)輻射由于其單光子能量低和譜“指紋性”等獨特優勢,在材料科學、生物醫療和國防安全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然而大能量太赫茲輻射源的缺乏嚴重限制了太赫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目前超強激光的峰值功率可達百太瓦甚至拍瓦水平,聚焦光強超過1018W/cm2,進入了相對論范疇(電子可被光場加速至接近光速)。利用相對論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可以有效產生太赫茲脈沖,這為實現強太赫茲輻射提供了一個嶄新平臺。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玉同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張杰院士/盛政明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對相對論激光-固體靶相互作用產生太赫茲輻射的新途徑進行了十余年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結果。近期,該團隊利用相對論飛秒激光與固體薄膜靶作用,在靶后獲得了單發能量近400微焦的太赫茲脈沖,這已與傳統大型加速器產生的太赫茲脈沖能量相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Phys. Rev. Lett. [116, 205003 (2016)]上,并被編輯選為Editors’ Suggestion。

      

     

      圖 激光與固體薄膜靶作用在靶后產生太赫茲輻射的示意圖

      針對實驗結果,該團隊提出了太赫茲輻射產生的一個物理圖像:相對論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能夠產生大量前向超熱電子,當這些電子從靶后表面逃逸到真空中時,便會激發渡越輻射產生太赫茲脈沖。由于電子束的脈沖時長為幾十飛秒到皮秒量級,因此渡越輻射在太赫茲波段是相干的。

      該團隊實驗研究比較了橫向尺寸、厚度對于金屬靶、金屬-聚乙烯復合靶等不同靶型的渡越輻射,實驗結果與上述物理圖像完全一致。

      該團隊提出的太赫茲輻射產生機制和實驗演示為實現小型化、大能量、寬譜太赫茲輻射源開辟了新的途徑,這一實驗思路也有望發展成為一種在線診斷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這一文章發表后,Nature Photonics、Physics World等國外著名學術期刊和科學媒體對該工作進行了報道。


    相關文章

    高大上的“太赫茲”究竟有什么作用第一點

    高大上的“太赫茲”究竟有什么作用在電磁波譜中有一段尚未被人類有效認識和利用的真空地帶。其頻率范圍為100GHz-10THz(Terahertz,1×10e12Hz),位于微波和紅外輻射之間,這就是“太......

    新技術實現太赫茲波“繞障”傳輸

    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當前無線通信系統依靠微波輻射來承載數據,未來數據傳輸標準將利用太赫茲波。與微波不同,太赫茲信號可被大多數固體物體阻擋。在《通信工程》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

    科學家在納米級分辨太赫茲形貌重構顯微技術方面取得進展

    蛋白分子膜(蛋白膜)在生物傳感和生物材料領域應用廣泛。從納米尺度精確檢測蛋白分子的成膜過程,對控制蛋白膜的品質、理解其形成機制和評價其功能表現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尚缺少一種能夠精確表征蛋白分子在成......

    新技術將太赫茲波放大3萬多倍,有望推動6G通信變革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成功優化了專門用于6G通信的太赫茲(THz)納米諧振器,將太赫茲電磁波放大3萬倍以上。這一突破有望為6G通信頻率的......

    中國自主研制的太赫茲探測設備在南極成功運行

    13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在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由該臺牽頭完成了南極內陸太赫茲天文試觀測和通信收發等實驗。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太赫茲探測設備首次在南極內陸極端環境下成功運行。據科研人......

    太赫茲技術助力空間技術仰望“芯”空

      他們,研制了我國第一臺毫米波天文超導接收機;他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能隙氮化鈮超導隧道結的天文觀測;他們,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導熱電子混頻器;他們,實現了我國首例千像元太......

    太赫茲超導空間探測技術研究團隊:精“芯”求索射電問天

    太赫茲團隊(左四為李婧)部分成員在高海拔地區工作合影。他們,研制了我國第一臺毫米波天文超導接收機;他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能隙氮化鈮超導隧道結的天文觀測;他們,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導熱電子混頻器......

    織物與太赫茲,一次傳統與科技的結合

    人工超構材料是一種由亞波長結構陣列組成的周期性人工電磁材料,由于其高效、靈活的特性迅速成為調控電磁波的優秀媒質。近日,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汪勝祥團隊利用傳統紡織工藝,結合人工微納結構制備出新型光電子設備。......

    91.8分高分通過,太赫茲重大專項完成最終評定

    1月6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辦組織召開了“太赫茲顯微成像檢測儀(2017YFF0106300)”項目綜合績效評價視頻會議。本項目由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彭滟教授擔任首席,由江蘇......

    基于聲子的新型單頻磁控太赫茲源研發成功

    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盛志高課題組瞄準太赫茲核心元器件這一前沿研究方向,與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成聯合攻關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太赫茲源。相關研究成果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