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04 09:54 原文鏈接: 太湖巢湖現藍藻環保部要求24小時監測飲用水源

      入夏以來,太湖、巢湖均出現數次藍藻水華現象,發生時間較2013年有所提前。為此,環保部向上海市等5省市人民政府發出通知,希望加強預防,確保水源地水質與供水安全。

       據介紹,除了太湖、巢湖均出現數次藍藻水華現象外,滇池外海北部水域出現藍藻富集。為加強防控藍藻水華大面積暴發,確保飲用水安全,環保部表示,希望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云南省加密監測,強化藍藻水華預警預報。

       “為及時掌握藍藻水華發生發展情況,應采取水質采樣監測、衛星遙感監測、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密切關注藍藻發生、聚集與水質變化,及時發布藍藻水華監測預警信息。”環保部要求,強化應急,提高藍藻打撈處置能力。同時提出,要加強應急值守,嚴格信息報告制度,強化信息公開,建立健全藍藻水華預警體系。

       環保部特別提出,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控,落實自來水廠原水和供水24小時連續檢測,督促指導供水企業做好應急深度處理的技術保障和物資儲備,確保飲用水安全。此外,還要以飲用水水源地、主要入湖河流為重點,排查整治環境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

    相關文章

    《Nature》:科學家捕獲了藍藻光合作用的“觸角”

    研究人員幫助揭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重要生物“觸角”的圖像。大自然已經進化出通過光合作用來利用太陽的能量的結構,但這些陽光接收器不屬于植物。它們存在于被稱為藍藻的微生物中,藍藻是地球上第一個能夠吸收陽光......

    揚大研發藍藻微能耗加壓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無錫太湖藍藻易發季節。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由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叢海兵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藍藻微能耗加壓控藻船近日在無錫太湖下水,試運行取得圓滿成功,其對湖面藍藻控藻率可達到80%......

    學者鑒定出十株噬藻體,為巢湖藍藻水華找到天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周叢照教授課題組,從巢湖成功分離五株侵染偽魚腥藻Chao1806的噬藻體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進化多樣性及它們在巢湖自然水體中......

    治理藍藻水華無需研究基礎科學問題?大誤!

    “目前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藍藻水華只是水體污染的結果,治理水華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藍藻水華也就消失了,無需研究藍藻水華的基礎科學問題。這種看法反映了對藍藻水華問題認識上的不深入,是過于簡單化......

    城市環境所在產毒藍藻的早期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

    產毒藍藻水華威脅水生態系統健康和飲用水安全,除了在淺水湖泊常見的微囊藻水華之外,新型水華藍藻——拉氏尖頭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發性等特征日益受到關......

    鎮江環境監測中心開展金山湖藍藻水華預警監測工作

    金山湖,作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是江蘇省鎮江市“南山北水”戰略、北部濱水區建設的亮點工程,更是重要的應急備用水源地及旅游風景勝地。進入盛夏,藍藻水華成為影響了金山湖優美環境的重大隱患,加上近期6號臺風......

    推進水生態監測智能化,太湖藍藻水華監測試點開展研究

    為進一步提升全國藍藻水華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貫徹落實《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中“監測手段從傳統手工監測向自動智能方向發展”的要求,持續做好“十四五”規劃中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

    新研究揭示極端氣候事件加劇湖泊藍藻水華的正反饋機制

    自2007年藍藻水華災害引發飲用水危機事件之后,太湖全流域經歷了大范圍、高強度的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部分關鍵水質指標有所改善;但藍藻水華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太湖水體總磷濃度近年甚至出現反彈,2017年藍......

    研究揭示疏浚以緩解湖泊藍藻水華生態機制

    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水華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沉積物疏浚作為有效緩解藍藻水華的措施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態學機制研究不夠深入。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

    研究人員預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加劇藍藻爆發

    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吉星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德國不萊梅大學合作完成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從藍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創新性地將實驗室數據與數學模型模擬成果相結合,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