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Terahertz, THz)輻射通常是指頻率范圍處于0.1—10THz的電磁輻射,其波段位于電磁波譜中的微波和紅外之間。近年來,太赫茲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成為前沿交叉學科領域之一。太赫茲波由于光子能量很低、具有非破壞性和非等離特性,使得太赫茲在材料檢測和無損探測方面有著廣泛應用。更為值得提出的是太赫茲成像, 特別是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成像, 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就目前而已,主流的成像技術包括逐點成像、實時成像、近場成像、差分成像、偏振成像等。
圖1、太赫茲脈沖掃描近場成像系統
由于太赫茲輻射屬于遠紅外輻射,其波長處于亞毫米量級,因此太赫茲光波的衍射效應限制了太赫茲成像的分辨率。在一般的太赫茲逐點成像系統和實時成像系統中,成像分辨率在毫米量級,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太赫茲成像技術的應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太赫茲近場成像系統,將太赫茲逐點成像的分辨率提高到了亞波長量級,此工作將太赫茲成像技術的性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圖1展示了此實驗的系統光路,太赫茲脈沖分別由光導天線產生和光電導采樣探測。太赫茲脈沖在入射樣品之前,首先被耦合進一個金屬探針中,從探針端部出射后再經過樣品。此方法屬于基于孔徑的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技術,太赫茲光波在樣品上的光斑大小只受制于探針端口的尺寸。在此實驗中,探針端口的尺寸為50μm×80μm,因此所獲得的最高成像分辨率可達到55μm。從此,太赫茲近場成像技術引起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目前已經成為了太赫茲成像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常所說的太赫茲近場成像是指太赫茲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技術(THz-SNOMs),其可以大致分為三種:基于孔徑的THz-SNOMs,散射型的THz-SNOMs和太赫茲時域光譜SNOMs。基于孔徑的THz-SNOMs是指利用尺寸較小的局域太赫茲光源照射樣品,或利用尺寸較小的局域探測器探測太赫茲電場,來實現太赫茲脈沖的近場探測。散射型的THz-SNOMs是指利用一個探針接近被測樣品表面,將近場太赫茲信號散射到遠場進行測量。關于太赫茲時域光譜SNOMs,是根據太赫茲輻射具有亞毫米量級的波長,而將探測晶體直接放置在太赫茲電場的近場范圍內,利用傳統的電光采樣的方法進行探測。
圖2、散射式太赫茲近場掃描顯微成像系統簡圖
日前,上海理工大學朱亦鳴教授團隊聯合上海市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太赫茲波譜與影像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開展了散射式太赫茲近場掃描顯微成像系統的研制。其運用的基本原理是,太赫茲波照射納米探針的針尖,在針尖周圍形成增強的局域場,這個近場會被其附近的樣品改變;此近場相互作用導致在遠場接收的散射光帶有樣品局部的光學性質。近場光學空間分辨率由針尖的曲率半徑決定,而與照射光波長無關。
S-SNOM的關鍵技術
· 太赫茲波-納米探針-樣品間的近場高效耦合及散射
·微弱近場散射信號放大和背景散射噪聲抑制
S-SNOM的典型應用
· 半導體及復合納米材料和器件的無損檢測
· 細胞、病毒等生物物質的結構成像和成分分析
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當前無線通信系統依靠微波輻射來承載數據,未來數據傳輸標準將利用太赫茲波。與微波不同,太赫茲信號可被大多數固體物體阻擋。在《通信工程》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
蛋白分子膜(蛋白膜)在生物傳感和生物材料領域應用廣泛。從納米尺度精確檢測蛋白分子的成膜過程,對控制蛋白膜的品質、理解其形成機制和評價其功能表現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尚缺少一種能夠精確表征蛋白分子在成......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成功優化了專門用于6G通信的太赫茲(THz)納米諧振器,將太赫茲電磁波放大3萬倍以上。這一突破有望為6G通信頻率的......
13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在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由該臺牽頭完成了南極內陸太赫茲天文試觀測和通信收發等實驗。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太赫茲探測設備首次在南極內陸極端環境下成功運行。據科研人......
他們,研制了我國第一臺毫米波天文超導接收機;他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能隙氮化鈮超導隧道結的天文觀測;他們,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導熱電子混頻器;他們,實現了我國首例千像元太......
太赫茲團隊(左四為李婧)部分成員在高海拔地區工作合影。他們,研制了我國第一臺毫米波天文超導接收機;他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能隙氮化鈮超導隧道結的天文觀測;他們,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導熱電子混頻器......
人工超構材料是一種由亞波長結構陣列組成的周期性人工電磁材料,由于其高效、靈活的特性迅速成為調控電磁波的優秀媒質。近日,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汪勝祥團隊利用傳統紡織工藝,結合人工微納結構制備出新型光電子設備。......
1月6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辦組織召開了“太赫茲顯微成像檢測儀(2017YFF0106300)”項目綜合績效評價視頻會議。本項目由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彭滟教授擔任首席,由江蘇......
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盛志高課題組瞄準太赫茲核心元器件這一前沿研究方向,與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成聯合攻關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太赫茲源。相關研究成果日......
微生物污染已成為國內外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而由此引發的食源性疾病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我國每年的官方通報中,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報告數和波及人數最多。因此,開展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準確監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