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05 11:06 原文鏈接: 姚檀棟:生態補償應成為“一路一帶”建設重要抓手

      “國家應該如何整體布局生態補償機制,這和‘一路一帶’戰略密切相關”。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院士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應當作為“一路一帶”戰略的重要抓手,其中對青藏高原地區進行生態補償應列在首位。

      “傳統絲綢之路從西安開始,沿青藏高原北緣地區往西,一直到整個中亞地區,而在‘一帶’當中,青藏板塊和印度板塊、中亞板塊也都有碰撞,這些地區都與青藏高原密切相關”。姚檀棟所說的青藏高原是廣義的,泛指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所輻射和影響的相關地區。

      姚檀棟告訴記者,在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我國其他低海拔地區正以每10年升高0.17攝氏度的速度變暖,而在青藏高原收集到的數據是每10年0.3攝氏度以上。另外,現在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呈兩極態勢,北部可可西里等地區降水量明顯增多;而南部減少,其直接后果就是冰川退縮更嚴重。

      “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引起一系列自然災害——兩極地區海平面上升、山地洪水、泥石流、冰湖潰決等,直接影響下游地區發展”。姚檀棟介紹,易貢湖潰決、四川大旱等災害都與青藏高原氣候密切相關,“最為嚴重的事件要屬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與青藏高原前一年的大面積積雪有60%以上的關聯性。”

      “青藏高原的降水是由印度季風帶過來的,印度季風強降水就增加。由于長期的積雪使反照率增大,把熱量反照到‘太空’去了,地面熱量減少,季風減弱,但水仍然要降,在青藏高原降不下,就降到東部去了”。姚檀棟說,除了對國內其他地區的影響,作為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青藏高原氣候、生態環境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非常大,例如印度洪水、尼泊爾泥石流等。

      姚檀棟認為,對青藏高原地區進行有效生態補償是一個國際區域性問題,將造福于我國及周邊十多個國家甚至更多。如果“一路一帶”戰略以此為重要抓手,將會獲得多方支持和國際性認可,而所謂新時期“馬歇爾計劃”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雖然國家一直在做生態補償這件事,對水、草場、森林,但都是一事一議”。姚檀棟指出,諸如“三江源生態保護”“西藏生態屏障計劃”的項目有二三十個,但都是碎片化的。“東部地區作為受益者應參與進來,拿出一部分GDP來補償生態”。姚檀棟認為,更重要的是國家的轉移支付也應進入生態補償領域。“建立青藏高原生態補償機制,關鍵是國家要有整體規劃、或者法制化的思路和布局”。

      談到補償的具體措施,姚檀棟提出,要保障草場、牧場、環境脆弱農區的載荷量,把多余的人口遷移出來,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要充分利用青藏高原北部降水增多的機遇,“例如,瑞士就做得很好,他們在冰川下游就建有小型水電站”。

      “還有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觀的扭轉,在政績評價導向上,對生態文明建設應占重要地位”。姚檀棟認為,在政績評價體系中,應添加環境指標“EDP”。

    相關文章

    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激活新動能

    日前,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赴嘉興市海鹽縣、平湖市、秀洲區,深入重大工程、高新企業、科研平臺、美麗鄉村等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資金不足怎么辦?結合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求突破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兩年以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在資金保障方面仍存在歷史欠賬較多、融資渠道不足、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生態興則文明興,要以“兩山”理念為引領,推進......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經廣泛飼養牦牛和黃牛

    12月13日,《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雷初朝教授團隊聯合四川大學考古科學中心、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10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關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馴化與黃牛利用研究的論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全球散養家貓捕食2000多個動物物種最新研究稱或影響生態系統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保育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散養的家貓會捕食2000多個其他動物物種,包括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和爬行動物,其中近350個物種存在保育危機。這項......

    北海道海域大規模死魚,日本專家竟然稱對整體生態影響不大?

    大量魚類,如沙丁魚,擱淺在北海道函館市海岸[NHK]新聞報道,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現了大量沙丁魚等魚類擱淺,函館市等正商討如何處理大量死魚...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

    歷史性一刻!史上最大規模環境大會武漢開幕!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吸引了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

    青藏高原上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30日發布消息稱,該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縣柳區晚古新世植物群中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于......

    火山噴發導致“最冷十年”強烈影響生態恢復

    如果地球突然連續降溫十年,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劇烈的火山噴發帶來冷卻效應,強烈影響高寒地區森林生......

    叒成立一家!億元生態環境集團將成各省標配?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開招標采購多種質譜儀

    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三重四級桿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三重四級桿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全自動提取濃縮設備、六通道多列包裝機)設備采購招標公告招標編號:SYZB......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