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后,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這是一次極為關鍵的動作,成功與否決定著嫦娥能否順利被月球捕獲,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繼而完成后續使命。
11時許,飛控大廳右側顯示屏上,巨大的灰色月球球體在墨色的宇宙背景下旋轉,中間屏幕上,一條綿長的紅色弧線清晰顯示著嫦娥二號的飛行軌跡。
遙控機房內,遙控發令員詹磊發出了一串指令。這是嫦娥二號在飛行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指令之一,它決定著衛星能否進入環月軌道。這個指令是北京飛控中心經過無數次測算、推敲,反復證明得來的,它將幫助衛星準確找到奔月的入口。
11時05分,調度的控制口令依次在大廳響起。11時06分35秒,北京飛控中心發出了第一次近月制動的指令。
約30秒后,在月球軌道上的嫦娥二號衛星的發動機開始點火,瞬間,飛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衛星發射出了一束淡藍色的火光。在制動期間,火光一直持續。只見大屏幕上,金黃色的衛星星體正在朝著月球飛行,離月球越來越近。
嫦娥二號猶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輕盈地扭動身軀,瞬間,來了一個180度旋轉,舞出一段優美的空中芭蕾。三維圖形清晰顯示出,衛星飛行留下的紅色軌跡與綠色目標軌道漸漸重合。
“青島跟蹤正常!”“喀什跟蹤正常!”“遙測數據正常!”大廳不時傳來各測控站的報告聲。時鐘滴答,指針每走一秒,人們的心情就緊張一分!數分鐘后,調度大聲宣布:“發動機關機,軌控結束!”
此刻,終端機房內,緊張的軌道計算開始了。衛星是否準確進入環月軌道,謎底將在這里揭曉。只見每個操作臺的顯示屏上,各種數據、信息、畫面在不停刷新著,技術人員目光專注,掃視著顯示屏上的數據,手指快速在鍵盤上敲擊,根數計算、軌道復合、數據比對。
11時40分,第一次近月制動順利結束。
隨后,北京飛控中心宣布:“嫦娥二號成功進入環月軌道!”嫦娥二號順利進入周期為12小時的月球橢圓軌道,揭開了環月之旅的美好序幕!
大廳里響起期待許久的熱烈掌聲,瞬時激活了緊繃的神經,每個人的臉上都綻出快樂的笑容,一雙雙熬紅的眼睛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指揮控制臺前,已經連續奮戰了五晝夜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告訴記者,這次變軌無論對衛星,還是對測控都是莫大的考驗。
要精確控制嫦娥直接進入近月點100公里的環月軌道,相比控制嫦娥一號進入近月點200公里的軌道,測控難度大大增加。
控制稍有偏差,嫦娥可能會飛掠月球,也可能跟月球相撞。可謂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這次近月制動是檢驗我們軌道控制的硬標準。
中心劉清華政委激動地對記者說:“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環月軌道,我國擁有了第二顆月球衛星!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近月制動。”
近日,發射升空僅兩周的中法天文衛星傳來喜訊。經過在軌測試,衛星平臺工作正常,衛星與地面四十多個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實時連接,中法雙方四臺有效載荷均已完成開機測試。其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速覽-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衛星解體系人為蓄意所致,初步分析認為“資源號-P1”解體源于一次“低強度爆炸”,該爆炸可能是由外部刺激引發或內部結構故障導致的推進系統失靈。-沒有證據顯示美國GPS衛星及星鏈......
近日,發射升空僅兩周的中法天文衛星傳來喜訊。經過在軌測試,衛星平臺工作正常,衛星與地面四十多個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實時連接,中法雙方四臺有效載荷均已完成開機測試。其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2017年11月15日凌晨,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附近的一個山溝溝里,有兩個身影在靜靜等待火箭發射。他們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技物所)研究員顧明劍和鈕新華。深秋時節,室外溫度為零下1......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我國自主研制的3套600瓦霍爾電推進系統先后在軌完成超過500小時的連續點火工作,于5月30日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軌道抬升任務。據悉,此次應用的......
“我們有不少新發現,其中一些引起了全球天文學家的高度關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國家天文臺青年科研人員孫惠還在分析著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源源不斷傳回的觀測數據。4月27日,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
據中國氣象局5月1日消息,風云三號G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此前,風云三號G星通過了試運行工作驗收和運行方案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風云三號G星星地系統業務狀態滿足業務運行要求,并已具備正式業務運行的條件。風......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倪思潔4月27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上,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任務發布了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于2024年1月9日發射入......
美國科學家對木星的衛星木衛一大氣中硫的兩種同位素進行了測量,結果表明,這顆衛星自誕生以來,數十億年內一直存在火山活動。相關論文發表于18日出版的《科學》雜志。木衛一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