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7-01 11:13 原文鏈接: 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完成任務,已成月背“永久居民”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7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地球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法國同行共同組成的嫦娥六號任務中法氡氣(Radon,Rn)測量儀合作團隊,已順利完成中法氡氣測量儀的探測任務,完成使命的氡氣測量儀也已成為月球背面的“永久居民”。

    圓滿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共攜帶4個國際載荷,氡氣測量儀是其中之一,也是法國在月球表面部署的第一個探測儀器。該載荷是用硅基檢測器測量月球表面的電離輻射,主要探測目標是月壤中氡222和氡220同位素及其衰變產物發出的5.3兆電子伏特至8.8兆電子伏特的阿爾法(α)粒子,并測量太陽高能粒子、銀河系宇宙射線和月球表面的反向散射粒子等來自空間環境的帶電粒子。

    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探測任務旨在研究非常稀薄的月球大氣層的起源和動態,月壤的熱和物理特性以及表面塵埃的運移情況,同時首次測量月球表面的氡和釙,從而改進對鈾的遙感測量精度。

    據中法氡氣測量儀合作團隊介紹,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載荷設備發射前已暴露在地面大氣中數月,5月6日在距地球32.7萬公里的月球巡航期間首次開機,持續工作10個小時,首次開機測量的目的,是測量空間環境的背景噪聲和任何地面自然污染;5月17日,即5月10日至11日歷史性太陽風暴過去幾天后,該儀器再次開機,開始在環月軌道上進行測量,共持續32個小時。通過傳回地球的數據,合作團隊確定氡氣測量儀的16個探測器都正常工作,獲取太陽風中帶電粒子通量的數據,并跟蹤它們隨時間的衰減情況,還觀測到月球對這些粒子通量的屏蔽效應。

    嫦娥六號探測器進入環月軌道后,氡氣測量儀5月23日晚重新開機,對月球上的氡和釙分布進行連續111小時軌道測量;6月2日,嫦娥六號在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羅環形山完美成功著陸,在采集第一批樣品后不久,氡氣測量儀就開始對月球表面的測量,直至6月4日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樣品在月背起飛升空,其結束探測任務并永久留在月球背面。

    嫦娥六號任務期間,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與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的科技人員組成氡氣測量儀合作團隊,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參與氡氣測量儀的運行工作。這是中法在深空探測領域的首次合作,雙方強強聯合使得氡氣測量儀探測任務取得成功。

    據了解,中法2019年6月簽署月球與深空探測協議,當年底開始合作進行月表氡氣探測。嫦娥六號搭載的月表氡氣測量儀由法國天體物理與行星研究所負責研制,法方首席科學家為梅斯林(Pierre-Yves Meslin)教授、項目經理為黃京花(King Wah Wong)和奧萊莉·慕斯(Aurélie Moussi);中方首席科學家、項目經理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賀懷宇研究員、李健楠工程師。此次任務的合作和科學伙伴,還包括中法及德國的多所高校與航天研究機構。

    (原標題:嫦娥六號中法氡氣測量儀完成探測任務 已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相關文章

    我們距離“搬家”去月球還有多遠

    家”去月球還有多遠 ■本報見習記者劉琦繼今年6月嫦娥六號帶回人類首份月背樣品后,國家航天局日前宣布,中國探月工程還將通過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兩次發射任務,為國際月球科研站打基礎。瞄準“2035......

    月背“土特產”將開放申請!先發給國內科學家研究

    今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約1935.3克來自月球背面的樣品安全返回。這是人類目前為止采集到的唯一一批來自月球背面的樣品,即將開放申請。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認識......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首露真容

    今年6月,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順利完成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采樣的壯舉,帶回了1935.3克珍貴樣品,這是迄今為止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獲得研究樣品。嫦娥六號月球樣品返回的時候,月壤是封裝在特制的、密封的......

    填補空白!嫦娥六號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揭秘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9月1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楊孟飛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Revi......

    港大研究揭嫦娥六號月背著陸點隱匿巖漿活動

    中新社香港8月27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大學(港大)27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侵入式巖漿產物在嫦娥六號著陸區分布廣泛,有助科學家將來認識月球背面其他區域。早前,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完......

    1935.3克!世界首份月背樣品預計半年后向國內開放申請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科學院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樣品證書。這些月球樣品是在6月4日由嫦娥六號上升器自月球背面攜帶返回的,6月25日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經初步測量,嫦娥六號帶回的......

    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完成任務,已成月背“永久居民”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7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地球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法國同行共同組成的嫦娥六號任務中法氡氣(Radon,Rn)測量儀合作團隊,已順利完成中法......

    嫦娥六號氡氣測量儀完成任務,已成月背“永久居民”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7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地球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法國同行共同組成的嫦娥六號任務中法氡氣(Radon,Rn)測量儀合作團隊,已順利完成中法......

    嫦娥“發朋友圈”背后的“硬核”科技

    嫦娥六號的月球“挖土”之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從起飛到降落拍照“打卡”,再到順利采集樣本返航的一舉一動背后,都有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硬核”科技溫柔呵護。在這次嫦娥六號的月球探險之旅中,它拍照“發朋友圈......

    嫦娥六號帶回月球樣品,交接至中國科學院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馬帥莎楊璐)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移交了嫦娥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