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癥的病因與控制多巴胺傳導的“LRRK2”基因發生變異有關。
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上述研究成果。這一成果將有助于研究帕金森氏癥的病理,尋找新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在研究經過基因改造的實驗鼠時發現,“LRRK2”基因一旦發生變異,會使其喪失控制多巴胺傳導的正常作用,結果導致實驗鼠罹患帕金森氏癥。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和興奮等情緒的信息傳遞。
報告說,隨著實驗進一步深入,研究人員將研發治療“LRRK2”基因變異的藥物。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會引起肌肉僵硬,以及手腳或身體其他部位的震顫。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焦慮癥、抑郁癥、多動癥等心理障礙成為不少“脆皮年輕人”的困擾。無論是長期的情緒壓抑、喪失生活熱情,還是莫名的活躍亢奮、注意力不集中,不同的心理狀態,卻有著共同的影響因素:去......
多巴胺是一種被深入研究的“快樂”神經遞質。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能夠激發人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它在多巴胺能神經元末梢合成,釋放到突觸間隙后,激活突觸前膜或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
是什么影響了人類的社會決策?在26日發表于《自然·人類行為》雜志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揭示了一種前所未知的神經化學機制:多巴胺和5-羥色胺在影響人類社會行為中的作用。在這項研......
跳上車去和愛人共進晚餐,大量的多巴胺會如洪水般注入大腦的獎勵中心,激勵你勇敢地面對車流。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神經科學家近日在《當代生物學》發表的新研究表明,如果與你共進晚餐的只是同事,那么洪......
12月1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姜道華團隊,聯合生物物理研究所趙巖團隊,運用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重構出囊泡單胺轉運蛋白VMAT2處于不同構象的高分辨率結構,揭示了VMAT2......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的科學家及其合作伙伴設計出一種靶向基因治療方法,可減輕嚙齒動物和非人靈長類動物帕金森病的主要運動癥狀。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帕金森病以中......
游離氨基酸是動物體內重要的小分子氨基酸。特定種類或多種氨基酸濃度的變化可用于動物機體營養和健康狀態的評估,指導精準營養供給。賴氨酸與色氨酸為人體必需氨基酸,是動物限制性氨基酸,并可作為多種疾病的生物標......
膿毒癥腦病是指非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膿毒癥引起的彌漫性腦功能障礙,是膿毒癥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特征表現為認知功能和意識狀態的改變,包括注意力下降、昏睡、譫妄和情緒異常等。既往研究發現,單胺類神經遞質紊亂......
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西北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無脊椎動物中主要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神經遞質章魚胺(octopamine)是如何與哺乳動物大腦中的其他細胞......
當下,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資豐富的世界,各種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物質充斥著人類的生活。除了糖、薯片、酒精、咖啡等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20年前,一種全新的“電子設備成癮癥”出現了:社交軟件、網絡購物、短視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