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EC 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 記錄儀 試驗和性能評定》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當前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記錄儀標準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造業健康發展。
記錄儀是工業過程控制的“黑匣子”,是確保生產數據精準采集、監測、分析與優化的重要工具,能夠為工業過程提升效率和質量提供關鍵支持。該標準規定了記錄儀的分類、要求和性能評估方法,涵蓋了過程控制系統中絕大部分主要類型的記錄儀,包括模擬圖形記錄儀、數字記錄儀、X-Y記錄儀、事件記錄儀等。
該標準作為工業領域記錄儀產品的統一技術規范,是智能制造生態體系中的關鍵樞紐,成為制造商、用戶及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產品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它不僅為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提供了重要技術指標參考,促進了國際貿易的順暢銜接,還為制造業在質量控制方面提供了高水平的參考標準。該標準的實施將推動記錄儀產品的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產品可靠性,有效保障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完整性,從而促進生產安全、質量控制、故障分析和能效管理的全面升級。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是全球電氣、電子、信息技術和相關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機構,為推動技術創新和全球貿易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我國作為IEC的重要成員,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強多層次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國際標準化發展基礎,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的影響力和貢獻度。
近日,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記錄儀試驗和性能評定》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當前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記錄儀標準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
近日,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記錄儀試驗和性能評定》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當前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記錄儀標準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
1月3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透露,2023年至2024年,安徽省共牽頭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主導和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232項,制定發布地方標準710項,制......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路徑。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量質齊升,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12755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9%。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
2024年12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工智能標委會”)在京召開成立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出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海淀區......
“有了足額資金,新廠房和設備換新有了著落。更可喜的是,較低的貸款利率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干。”近日,安徽成飛集成瑞鵠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安徽成飛集成瑞鵠汽車模具有限......
智能制造中試及生產基地的生產線12月1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鯤騰泰克智能制造中試及生產基地投產儀式在成都未來科技城舉行。據悉,鯤騰泰克是一家全球化的、聚焦新能源汽車電驅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高科技企......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期間,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263家企業同期舉行展覽,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術。記者探訪看到,總面積約4.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展出的產品“科技范”十足。機器人化身咖啡師為客人“拉花”......
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滬經信制〔2024〕196號)等文件要求,經各區(管委會)推薦、答辯評審等環節,形成《擬入選2024年上海......
國產測試設備行業即將走出一家上市公司。在工業生產、建筑工程乃至科研項目中,測試設備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以來,國內高端測試設備行業主要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品牌多處于中低端市場。為推動行業發展,博科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