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的支持下,由蘇州國科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吉林亞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數字診療重點研發專項(項目名稱: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復合顯微鏡)獲得重要進展,成功研制出國內外首臺雙光子-STED復合顯微鏡樣機,各項指標均滿足項目要求。項目組完成了顯微鏡系統中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面陣CMOS相機和長工作距離大數值孔徑物鏡等核心部件,打破了國外相關產品對我國的壟斷。
圖 國內外首臺雙光子-STED復合顯微鏡樣機
在當今生物學及基礎醫學的研究中,超分辨光學顯微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在雙光子-STED成像技術方面,國外開展的相對較早,德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的科研機構都已經成功搭建了雙光子-STED成像實驗系統;而國內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目前雙光子STED成像技術仍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國際上尚未出現相應的產品。因此,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復合顯微鏡的成功研制對于滿足我國生物醫學等前沿基礎研究的定制化需求、提升創新能力以及推動我國顯微鏡行業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2月上旬,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并取得成功。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飛行過程中,使用雙光子顯微鏡獲取航天員皮膚表皮及真皮淺層的三維圖像。在南京腦觀象臺......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團隊提出一種基于激發光梯度編碼的快速三維成像技術,可使雙光子體成像速度比傳統技術提升5至10倍。雙光子顯微鏡具有亞微米級的成像分辨率和毫米級的成像深度,被廣......
復層扁平上皮又被稱為復層鱗狀上皮(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a),通常存在于皮膚、食道以及口腔等部位的表面,會經歷不斷的再生過程,在此過程中終末分化的細胞從表面脫落并由具有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中取得系列進展。第一項研究工作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費鵬團隊合作完成,開發出基于多幀重構提高雙光子成像軸向分辨率的方法。與傳統......
3月14日,PLOSBi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斑馬魚生物鐘的活體單細胞成像》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
為了探索大腦中學習和記憶的建立方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使用了激光輔助成像工具來監測和測量AMPAR分子的水平,從而有助于在老鼠大腦中的神經元之間發送信息。他們的實驗增加了證據,即基于運動......
神經元的活動通常在10毫秒的時間范圍內完成,這使得常規顯微鏡很難直接觀察到這些現象。這種新的壓縮感測雙光子顯微鏡技術可用于生物神經分布的3D成像或同時監視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研究人員通過使用(a)傳統......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王俊課題組在提高二維納米材料非線性光學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TFSI)處理對單層過渡金屬硫化物的非線性光學性......
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的支持下,由蘇州國科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吉林亞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數字診療重點研發專項(項目名稱:雙光子-......
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的支持下,由蘇州國科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吉林亞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數字診療重點研發專項(項目名稱:雙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