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8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由該局生態環境保護司組織實施的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2014年第一航次順利返航。
航次首席科學家何建華介紹,除完成既定監測任務外,還取得了五方面的創新性成果。一是在呂宋海峽口監測采樣深度由2013航次的最深1000米增加至2000米,且監測深度超過1000米的站位數也由2013航次的1個增加至5個,這將為深入了解日本放射性污染物向我國管轄海域的遷移擴散情況提供更準確的監測數據。二是利用海洋三所自行研發的富集設備,開展了多核素的現場快速富集與測量試驗,并首次在部分站位現場檢出了日本福島核事故特征核素——銫134,為實現現場快速監測預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監測采樣范圍由2013航次的東經119°向西擴展至東經116°附近,為進一步了解日本福島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影響提供了更多的參考資料。四是在我國管轄海域和西太平洋公海海域首次開展了海洋三所自主研發的溴化鑭探測器現場測試實驗,獲取了十余小時的測試能譜,為在我國核電海域布放放射性實時監測預警浮標積累了數據和經驗。五是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回收了2013年航次布放的近5500米深的潛標一套,首次在該海域獲取了長時間序列的監測資料,為了解西太平洋海域長時間序列的海洋水文和數值預測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本航次由海洋三所牽頭實施,使用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鋒”號監測船,歷時27天,總航程5500余海里,完成站位53個,采集125公斤海洋生物樣品,布放5個漂流浮標,完成2013年第一航次投放的核監測潛標系統回收。此外,監測人員還利用自主研發的多核素富集設備完成了61個表層海水樣品的監測,獲得了較好的數據,進一步測試了設備的性能,為現場多核素富集檢測設備定性打下基礎。下一步監測隊員將盡快完成樣品和數據測試分析工作。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一、項目編號:JH24-210000-34580二、項目名稱: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三、中標(成交)信息包組編號:00......
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一、項目編號:JH24-210000-34580二、項目名稱:遼寧省大氣現場快速監測能力提升項目(一期)三、中標(成交)信息包組編號:00......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7月20日,第四屆國際海洋前沿科學與技術暑期學校開幕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100多個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博士后、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及中小學教師等共計300多人齊聚深圳。據介紹,此次暑期學校以“海洋科......
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公布,共分3個采購項目公開招標,總采購預算1755萬元。項目概況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
7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科研團隊與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專利獨占實施許可簽約儀式。雙方將全力推......
近日,針對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遭遇暴雨洪澇災害,一些地方遭遇斷路斷網斷電極端情況,應急管理部持續加強大數據監測預警,統籌開展應急通信裝備預置備勤,深化演練拉動,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提升汛期應急指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