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6-23 21:38 原文鏈接: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裂齒魚類化石距今2.49億年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命名為“吳氏三疊魚”。

    6月23日,徐光輝研究員展示此次研究發現的距今約2.49億年的“吳氏三疊魚”化石模式標本。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徐光輝研究員當天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裂齒魚科是基干新鰭魚類的一支,主要生活于三疊紀的古特提斯洋。在早三疊世時期,裂齒魚科以三疊魚屬為典型代表,該屬此前兩個已知物種包括貴州的優雅三疊魚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三疊魚,兩者生活時代距今均約2.5億年。

    吳氏三疊魚標準體長約11厘米,是一種較小型的海洋肉食性魚類。此次研究共發現6塊化石標本,其中4塊產自于江蘇句容青山、2塊產自于安徽巢湖馬家山,它們都以結核的形式保存。在中生代海洋中,灰巖結核包裹著魚化石是一個有趣而又常見的自然現象。在生物地層上,這些含魚化石的結核位于距今約2.49億年的地層,代表三疊魚屬出現的最高層位(也即最年輕時期)。

    6月23日,徐光輝研究員演示此次研究發現的“吳氏三疊魚”化石的灰巖結核包裹保存方式。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吳氏三疊魚具有三疊魚屬的共近裔特征,包括一塊噴水骨、38-41列側線鱗、尾鰭軸上鰭條不超過3條,同時,它又以一些自近裔特征與馬達加斯加三疊魚和優雅三疊魚相區別,如主鰓蓋骨和下鰓蓋骨水平接觸、鱗片光滑并且后緣無鋸齒。此外,吳氏三疊魚與揚子似裂齒魚最大的區別,在于后者的頂骨與膜質翼耳骨愈合,側線鱗多達50列。

    根據新種吳氏三疊魚與其他裂齒魚科魚類的詳細比較,徐光輝等在本次研究中修訂了三疊魚屬及裂齒魚科的鑒定特征,認為此前研究歸類的江蘇裂齒魚實際是揚子似裂齒魚的晚出異名。根據分支系統學的研究,他們通過重新研究厘定裂齒魚科與其他新鰭魚類干群的系統發育關系,摒棄了疣齒魚科是裂齒魚目成員的觀點,將其歸入新建立的疣齒魚目。

    6月23日,徐光輝研究員展示此次研究發現的距今約2.49億年的“吳氏三疊魚”化石模式標本,介紹相關研究成果。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這項古魚化石重要發現研究成果論文由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徐光輝研究員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貴州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單位的合作者共同完成,近日在專業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在線發表,為研究裂齒魚類的早期演化和分類提供了新的信息。(完)

     


    相關文章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裂齒魚類化石距今2.49億年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裂齒魚類化石距今2.49億年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

    400多枚!我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群

    近日,研究人員在云南省祿豐市恐龍山鎮梨園村發現數量眾多的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巖石層距今雖然已經超過1.2億年,但現場很多足跡保存卻依然十分清晰。這些恐龍足跡化石最......

    中外科研人員破解諾氏駝基因之謎

    中新網武漢5月16日電(王俊芳)中外科研人員通過對已滅絕諾氏駝的化石材料開展古基因組研究,破解了諾氏駝基因之謎,并發現歐亞大陸雙峰駱駝不同物種在地質歷史時期存在廣泛的基因流動,其演化歷史比學界已有認知......

    撞臉巧克力脆筒3.1億年前鱗木類化石長這樣

    近日,在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城區水泉溝村及郊區蔭營鎮一帶的3.1億年前木化石群發掘現場,科考人員發現大量鱗木類化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觀察、分析和研究,確定這是目前我國古生物化石發......

    距今3.3萬至2.3萬年!新研究為柳江人定年

    柳江人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58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市通天巖洞發現的早期現代人化石。但關于其生存年代,卻一直模糊不清——6.7萬年前?13.9萬至11.1萬年前?或更久遠的15萬年前?由我國科學家領......

    新發現!山東萊陽發現恐龍蛋新蛋種,命名“變形蛋”

    近日,一項恐龍蛋研究最新成果被刊發。通過對山東萊陽出土恐龍蛋化石的深入研究,古生物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新蛋種,并將其命名為“變形蛋”。研究人員從“變形蛋”的徑切面觀察,發現其內部發育大量的錐形蛋殼單元組......

    我國科學家揭示生命與地球環境演變新線索

    細菌化石是指保存在巖石中的細菌遺體或其活動留下的痕跡。4月12日,記者從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

    3塊化石引發牙齒和耳朵的“認親”研究

    2017年,一塊來自內蒙古的化石被送到毛方園手里,請她做進一步研究鑒定。受限于當初的CT掃描技術,這塊化石很快就“無功而返”。4年后,毛方園又重新接觸到這塊標本和另一塊屬于同一類的標本,這次她有了意外......

    燕山地區發現迄今最早的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帶領的地球-生命系統早期演化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報道了在華北燕山地區16.3億年前地層發現的多細胞真核生物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