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同時,我國網民數字技能穩步提升,呈現以下兩方面特點:一是網民數字技能水平總體向好。二是重點群體逐步掌握數字技能。
具體來說,截至6月,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指能夠使用數字化工具獲取、存儲、傳輸數字化資源的技能)的網民占網民整體的比例為86.6%;至少掌握一種中級數字技能(指能夠使用數字化工具制作、加工、處理數字化資源的技能)的網民占網民整體的比例為60.4%,較2022年12月增長2.1個百分點。
截至6月,學生網民中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的比例達98.5%,至少掌握一種中級數字技能的比例達81.0%;50-59歲網民中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的比例為72.8%,60歲及以上網民中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的比例為54.6%;農村網民中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的比例為75.0%。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表示,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工作,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有助于彌合數字鴻溝,推動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人民群眾的數字化體驗感和獲得感。
《報告》還顯示,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資源應用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持續完善,“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網約車、在線旅行預訂、網絡文學等實現較快增長。其中,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44億人,網民使用率達到96.8%,繼續保持在高位的增長態勢,幾近成為全民化應用。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會記住這一天:1994年4月20日。”時隔30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以下簡稱網絡中心)首任主任寧玉田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特殊的日子。當天,一條傳輸速率為64K的國際專線從......
4月19日上午,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前夕,以“潮涌網絡·向新出發”為主題的高端對話在中國互聯網誕生地——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辦。記者從該活動中了解到,30年來,中國互聯網核心共性......
國家數據局19日發布消息,為摸清數據資源底數,加快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更好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開展全國數據資源情況調查,調研各單位數據資源生產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
2023年開始,互聯網醫療進入真正的常態化時期。在更為冷靜的環境下,將過去的高光時刻轉變為能力沉淀是下一輪突破市場局面的關鍵。為了更好地洞察新階段互聯網醫療的用戶需求與供給匹配,動脈網蛋殼研究院與京東......
隨著基金2023年四季報披露完畢,QDII基金最新投資路徑曝光。去年四季度,QDII基金整體保持較高的權益倉位,但較去年三季度末小幅降低。具體投資方向上,美股和港股仍是QDII基金重點布局的區域。其中......
12月27日,記者從上海市松江區了解到,位于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的G60衛星數字工廠正式投產,首顆商業衛星也在當天下線。據介紹,該衛星智能工廠依托柔性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目前衛星年產能最大可......
2023年11月26日,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承辦的第一屆未來工業互聯網論壇在無錫舉行。軍事科學院尹浩院士、南京航空......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智能農機等智慧農業建設快速起步,農村電商等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教育”等數字惠民服務扎實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給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
“刷臉”進入景區的安保系統,微笑就能打折的無人超市,“伸手”即可付款的“刷掌支付”……在近日召開的互聯網大會和進博會上,這些曾在科幻大片里出現的場景已不是新鮮事。而放眼更廣袤的空間,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革......
11月13日,全球首條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開通新聞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據悉,該通路由清華大學聯合中國移動、華為公司和賽爾公司共同研制,連接北京、武漢、廣州。其研制成功標志著全球首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