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英國《自然》雜志16日公開的遺傳學論文上,中英科學家們確定了兩個和重度抑郁癥高度相關的遺傳變異。重度抑郁癥是一種特別嚴重且極易復發的抑郁癥形式,而今的這一結果能幫助我們提高對這種復雜且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發病原因的認識。
抑郁癥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嚴格上來講,抑郁癥病因迄今仍不清楚,因為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都參與了抑郁癥的發病過程。但以往研究可以表明,基因對于抑郁癥有影響。重度抑郁癥已被認為是患者個體內染色體上的遺傳基因片段存在異常、以持久自發性情緒低落為主的一系列癥狀。然而,盡管分析了超過9000多個案例,研究者們仍在努力尋找任何和疾病高度相關的實驗可重復的遺傳變異。
此次,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聯合醫學院許琪、中國華大基因的王俊、英國牛津大學喬納森·福蘭特和他們的團隊,通過限制一定的研究范圍,從而增加了發現遺傳變異的機會。研究人員關注5303位有重度抑郁癥的中國漢族女性的基因。低覆蓋全基因組測序揭示了第10號染色體的兩個區域,和重度抑郁癥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區域其中的一個區,接近一個叫SIRT1的基因,已知它和被稱為線粒體的微小能量生成結構的生產機制有關,這暗示了線粒體可能和抑郁有所牽連。然而,抑郁癥是種非常復雜的疾病,涉及各種環境和遺傳因素,由此論文作者們推測,應還有其他的遺傳變異尚未被發現。
認知功能障礙和抑郁癥狀往往在老年人中同時發生。早年抑郁癥被證明是癡呆癥的一個危險因素,而晚年抑郁癥可以被認為是癡呆癥的前驅癥狀。相反,認知功能障礙或癡呆癥也可能歸因于抑郁癥狀。這表明認知功能障礙與抑郁......
圖片表示從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樣細胞(綠色)到人類有絲分裂前精原細胞(紅色)的體外分化。圖片來源:日本京都大學人類生物學高級研究所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在《自然》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
大多數房顫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并且有已知的危險因素,特別是高血壓、肥胖和睡眠呼吸暫停。為什么自行車手、跑步者和其他健康狀況良好的運動員有時也會有這類風險?人們對此知之甚少。這可能涉及遺傳因素和與運動......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核醫學科教授賈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龔啟勇團隊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與腦結構協變網絡異常的表達模式相關。抑郁癥的高致殘致死率與自殺意念和行......
香港大學醫學院6日表示,其醫學團隊在抑郁癥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進展,即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代謝物——高香草酸具有緩解抑郁癥的作用,為抑郁癥治療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港大醫學院終身講席教授賈偉及其科研......
文|杜珊妮徐可瑩“我為什么沒有尾巴呢?”注視著小狗肆意搖擺的尾巴,孩童時的夏波不禁發出這一聲靈魂拷問。轉眼間,曾經的“好奇少年”已經成長為一名遺傳生物學家,一次意外的尾骨受傷讓他重拾對“尾巴”的思考。......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一項研究發現,野生雌性斑鬣狗(Crocutacrocuta)的社會地位反映在其整個基因組的DN......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某些與高血壓相關的基因從生命早期就會影響血壓,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表明,高血壓發生在所有年齡組,并且與遺傳因素有關。“我們發現遺傳因素從兒童時期的頭幾年到你的一生都會......
人類小腦體積僅為大腦總體積的10%,卻包含整個神經系統超過50%的神經元。小腦不僅協調運動,而且影響著人類的思考和情感。在探索小腦功能多樣性的過程中,特別是剖析小腦如何參與和影響認知功能和情緒處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