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歐洲腫瘤醫學學會(ESMO)年會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此次會議上,德國制藥巨頭拜耳(Bayer)公布了精準腫瘤學藥物Vitrakvi(larotrectinib)治療TRK融合癌癥成人及兒童患者更新的臨床數據。結果顯示,2019年2月19日數據截止時,在153例可評估患者中,Vitrakvi顯示出高緩解率,總緩解率(ORR)為79%(95%CI:72-85)、完全緩解率為16%(n=24)、部分緩解率為63%(n=97)。
值得一提的是,Vitrakvi是擁有最大數據集和最長隨訪數據的TRK抑制劑。在已確認緩解的患者中(n=108),緩解表現持久、中位緩解持續時間接近3年(35.2個月,95%CI:22.8-NE)。在合并數據集(n=159),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28.3個月(95%CI:22.1-NE)、中位總生存期為44.4個月(95%CI:36.5-NE),有88%(95%CI:83-94)的患者在開始治療后1年仍然存活。
來自合并數據集的亞分析(n=12)中,Vitrakvi在有腦轉移的實體瘤中顯示出高緩解率、ORR為75%。Vitrakvi在原發性CNS腫瘤中的活性之前已在2019年ASCO年會上公布。CNS腫瘤具有侵襲性,Vitrakvi在該患者群體中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達到了疾病控制。
ESMO 2019年大會上公布的安全性數據涵蓋了Vitrakvi在癌癥患者(n=260)中的整個安全數據集,即使患者人數增加,但仍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報告的大多數不良事件為1級或2級。沒有報告發生率>3%的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也未報告與治療相關的死亡。
哥本哈根國王醫院(Rigshospitalet)腫瘤科主任、Ulrik Lassen博士表示:“Vitrakvi證明了精確腫瘤學治療可以提供有意義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令人興奮的是,隨著我們不斷擴大到更多的患者,跨越廣泛的腫瘤類型和年齡,我們看到了Vitrakvi的持久性和緩解率的一致性,這證明了對我們的患者進行基因組畸變進行測試的價值,如NTRK基因融合。”
拜耳制藥部門高級副總裁兼腫瘤學開發主管Scott Fields醫學博士表示:“目前患者人數是我們最初分析的三倍,Vitrakvi維繼續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療效。我們致力于將Vitrakvi帶給世界各地的患者,最近該藥在多個全球市場的批準證明了這一點。”
NTRK基因融合是存在于廣泛類型腫瘤的異常基因改變,導致失控的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TRK)信號及腫瘤生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編碼TRKs蛋白的基因NTRKs可能與其他基因異常融合,產生可導致癌癥在全身多處部位生長的信號。TRK融合癌癥總體上是罕見的,每年影響歐洲不超過幾千例患者,TRK融合可影響兒童和成人,并在不同的腫瘤類型中以不同的頻率發生。
Vitrakvi的活性藥物成分為larotrectinib,這是一種強效、口服、選擇性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TRKs)抑制劑,旨在直接靶向TRK(包括TRKB、TRKB、和TRKC),關閉導致TRK融合腫瘤生長的信號通路。TRK融合癌總體上是罕見的,每年在歐洲影響不超過幾千名患者,該病可影響兒童和成人,并且在不同的腫瘤中以不同的頻率發生。在臨床研究中,Vitrakvi被調查治療了29種不同組織學的實體瘤。結果顯示,Vitrakvi針對TRK融合腫瘤具有顯著且持久的抗腫瘤活性,包括原發性CNS腫瘤和腦轉移瘤,無論患者年齡及腫瘤組織學如何。
Vitrakvi是一種首創的口服TRK抑制劑,專門開發用于治療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腫瘤,該藥在TRK融合癌癥兒童和成人患者中可提供高緩解率和持久緩解,包括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和腦轉移瘤。
2018年11月底,Vitrakvi獲美國FDA批準,用于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實體瘤兒童和成人患者。此次批準,使Vitrakvi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口服TRK抑制劑,同時也是第一個與腫瘤類型無關(tumor-agnostic)的“廣譜”抗癌藥,開啟了“腫瘤不可知論(tumor agnostic)”治療新紀元。
今年9月,Vitrakvi獲得歐盟批準,成為歐洲首個獲批“腫瘤不可知論”適應癥的藥物。此外,Vitrakvi還獲得了巴西、加拿大批準。在其他地區的監管申請正在進行或計劃中。在2019年2月禮來收購Loxo Oncology之后,拜耳授權獲得了開發和商業化Vitrakvi和研究性TRK抑制劑selitrectinib(BAY 2731954,前稱LOXO-195)的全球獨家權利,包括美國市場。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
近日,拜耳與北京大學簽署雙方第四期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助力涵蓋腫瘤、心血管及腎臟、免疫,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多個重點領域內的基礎研究成果向新藥研發轉化,并加速推動藥物研發價值鏈上的前沿技術研究。根據協......
近日,拜耳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揭曉2022年度拜耳中國科研合作獎,其中包括“拜耳講席教授”,“拜耳研究員”,“拜耳博士后”以及“拜耳科研轉化基金”等多個重要獎項*。拜耳中國科研合作獎旨在通過與中國......
拜耳10月17日宣布擴展III期臨床開發OASIS項目,暨啟動OASIS4。OASIS4是一項針對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高危女性因內分泌治療引起的血管舒縮癥狀的III期研究。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癥,......
提及癌癥,大部分會和絕癥聯系在一起。確實,就目前的醫療水平,還沒有找到徹底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癌癥晚期,治愈率幾乎為零。什么是癌癥?癌癥并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病,而是我們對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包含......
2022年3月16日,拜耳宣布已經向歐洲醫藥管理局遞交了II類變更申請,以尋求擴展非奈利酮的適應癥,涵蓋早期慢性腎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申請是基于FIGARO-DKD研究的積極數據,該研究表明,非奈利酮......
“全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市場,只要拿得出讓人信服的數據,總會被認可的。”北京時間2月11日凌晨3點半,還有數萬名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的從業者、投資者熬夜守候在直播間。他們正在線上圍觀一場醫藥評審會議。這......
拜耳(Bayer)近日宣布,評估口服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抑制劑(ARi)Nubeqa(諾倍戈?,通用名:darolutamide,達羅他胺)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的3期ARASENS試......
2021年11月15日,拜耳宣布啟動FIONA臨床研究,這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研究,評估在標準治療基礎上,非奈利酮用于慢性腎病和蛋白尿嚴重增加的兒科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
為期三天的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在京落下帷幕。據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價值120萬元的阿基侖賽注射液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但并未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據介紹,價格較為昂貴的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