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竟然把環境自動監測儀的探頭放在礦泉水瓶子里,得出了一張“漂亮”的污染物處理記錄表。治理造假的秘密被揭開后,該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因涉嫌偽造監測數據的行為移送公安機關。
今年4月,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的工作人員在對福建馥華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這家企業排污口的監測數據總是會經歷突然變化再平靜的狀態,執法人員懷疑這家企業的污染治理存在貓膩,現場儀器被動手腳的可能性較大。
執法人員不動聲色,卻在幾天后對這家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突擊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企業總排污排口的自動監測設備的采樣管路已被人為斷開,本該連接在污水處理池中的監測探頭,卻被放入了一瓶裝著清水的的礦泉水瓶中。也就是說,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的水樣不再是處理池中的污水,而是礦泉水瓶里的清水。企業偷梁換柱輕松實現了監測數據的達標。
環境執法人員介紹說,這家企業除變更為礦泉水瓶中進樣外,還人為對采樣管路進行封口,可以推斷其并非是短期行為,具有長期實施的主觀動機,不是僅“不正常運行監控設施”,而是“弄虛作假”。
在長樂市富平印染有限公司,執法人員發現,企業的造假模式是往儲樣瓶里添加清水。
今年5月5日,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會同長樂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對長樂市富平印染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發現污染源監控系統采樣管路已多處堵塞,COD監測儀器無法取到水樣,而是反復從測量儲樣瓶中取水樣。
企業的監測記錄顯示,該企業污染物排放的濃度變化很小,執法人員認為,數據有異常,便對儲樣瓶水樣進行調查。
執法人員在企業總排口同時采集了兩瓶水樣,分別用企業的現場在線儀器和實驗室進行分析,發現兩者監測結果相差較大,涉嫌偽造監測數據。
進一步調查發現,企業放任自動監測儀無法取水樣是有目的的。監測儀無法自動從排污口取水樣,就得靠人工排污口提取水樣放入儲樣瓶后再進行檢測,這一過程就留下了造假的空間——企業不再往儲樣瓶中加出水口取得的水樣,而是往儲樣瓶中添加濃度較低的污水,這樣既輕松實現達標,也很難讓人察覺其造假行為。
長樂市環保局認定,該企業的行為屬于對污染源監控設施采取人工干擾的方式,達到偽造監測數據的目的,相關人員涉嫌偽造監測數據,已被移送公安機關。
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今年1~8月,全國各級環境執法機構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說,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區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201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等都成為環境執法的新手段。
田為勇說,今年1~8月,全國共查處各類案件9932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448件,罰款數額達48836.54萬元;查封、扣押案件4456件;限產、停產案件1884件;移送行政拘留1972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172起。
如果企業在線數據不達標,面對較高費用的脫硫處理設施,有沒有“捷徑”可以繞道而行?還真有。就簡單的三樣東西:塑料軟管、三通管件、氮氣瓶,而且安裝簡便,半小時完工。繼去年10月新京報記者臥底環境監測機構之......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一篇名為《隱蔽的“神器”造假的數據》的新聞報道,揭露了山東滕州一起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案件,再一次將環保人的眼光聚焦到監測數據造假上面。圖源:央視新聞企業動起“歪腦筋”隱蔽“神器”讓......
2023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近日,論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
A股重大違法退市或將再添一例,這一次是*ST博天。日前,該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了北京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下稱“告知書”),因財報存在虛假記載,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退市。01公司連續......
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著名神經科學家BerislavV.Zlokovic被指控涉嫌“學術研究論文”與“臨床試驗數據”雙雙造假,正在接受該校的內部審查。Zlokovic曾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的......
“黑龍江省連續4年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涉危險廢物和涉自動監測數據違法行政處罰案件372起,移送公安機關且刑事立案......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題為“Combinati......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88.shtm就在6月,日本學者藤井善隆讓出了占據多年的“王位”,德國學者JoachimBoldt......
今日,一些微信圈群和網絡社交平臺有傳言稱,重慶沙坪壩區天星橋街道荔枝園小區核酸檢測造假。經核實,真相如下:11月21日上午,天星橋街道荔枝園小區2名居民單管核酸采樣檢測結果呈陽性(系混管發現異常,單采......
美國心理學家拉塞爾?沃恩(RussellWarne)于2022年1月在他的博客中披露了一件令他震驚的科學“發現”。他寫道,“盡管我很熟悉這個領域的歷史,但我此前從未聽說過這個案例。”上個世紀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