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并滴加稀釋液,15分鐘后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與應用廣泛的艾滋病病毒檢測試劑盒原理類似,這種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最近成為多國疫情防控的熱門之選。
確定病毒真正的“滲透力”
提到新冠病毒檢測,人們最熟悉的是目前作為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來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試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而抗體檢測是“過去時”檢測,人體感染病毒后會產生IgM或IgG抗體,檢測血清中這些特異性抗體,可以判斷被試者是否曾經感染病毒。
核酸檢測有很大局限性。新冠病毒主要感染下呼吸道,而目前普遍用的鼻咽拭子采樣有時難以檢測到病毒,再加上試劑本身敏感度問題,已有多國報告了核酸檢測“假陰性”的患者。抗體檢測可與核酸檢測互相補充驗證以提高診斷效果,特別是更好地篩查無癥狀患者。
新冠病毒十分“狡猾”,被核酸檢測漏過的隱性病例會干擾對疫情的評估以及防控措施。“抗體檢測可幫助確定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真正‘滲透力’,對于了解病毒的真實感染能力非常重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何大一說。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報道,初步研究表明新冠隱性病例可能占所有感染病例的約60%。無癥狀和輕癥患者痊愈后,體內還會存在IgG抗體,通過血清抗體檢測就能找出這些感染者。
英國可能成為首個開展大規模抗體檢測的國家。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政府已訂購350萬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計劃分發給居家隔離者;后續還會再訂購數百萬個試劑盒分發給一線工作者,并在藥房和電商平臺上架。英政府官員說,抗體檢測可判斷哪些人已感染新冠病毒并產生抗體而無論是否出現癥狀,以此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病毒傳播方式。
西班牙政府也計劃在醫院、敬老院等感染風險較高場所展開抗體檢測。
澳大利亞衛生部門日前表示,計劃對1500萬人進行抗體檢測。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拉麗莎·拉布俄說,抗體檢測是追蹤疫情真實情況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免疫系統需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產生抗體,只有核酸和抗體兩種方法并用,才能更準確判斷傳染態勢。
為疫情防控“退出”做準備
多國加大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力度,另一目的是確定已對病毒有免疫力的人群,為未來的疫情防控“退出”戰略做準備。
法國科學理事會主席、前法國醫學倫理委員會主席讓-弗朗索瓦·德弗萊斯日前說,法國計劃對大部分人口進行抗體檢測,日檢測數量可達20萬至30萬。檢測結果將用于評估解除封城和開展針對性隔離措施,制定后續“退出”戰略。
“獲得免疫力的群體是一個‘防火墻’群體,”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寶權教授對記者說,“未來有了疫苗,這個群體也不用再打了。”
在眾多專家看來,通過抗體檢測識別已獲得免疫的人群,也將為后續精細化隔離、解除封城等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日前說,他們計劃在4月初首先分發10萬個抗體檢測試劑盒給德國民眾,抗體檢測陽性的人會獲頒“免疫證明”,可提前解除隔離。研究人員說,大量的抗體檢測將幫助政府判斷哪些地區已“群體免疫”,可以解除封鎖。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2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判斷何時可解除封城、隔離等,一是看疫情曲線,再就是開展更簡單更便宜的抗體檢測,以確定人群是否實現免疫。
拉麗莎認為,由于抗體檢測研發速度快于疫苗,還可指導疫苗研發方向。在疫苗研制成功前,抗體檢測可幫助科學家和衛生部門了解誰感染了、誰感染又康復了、我們有多大風險會被再次感染等。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采用了膠體金法,這種技術已在艾滋病等疾病檢測中應用20年之久。中國、美國有多家企業能夠生產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不過,目前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在注冊生產,與核酸試劑的大量生產和使用不能相比。專家們認為,對抗體檢測應予更多重視。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警告,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圍內激增,并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不僅如此,近期我國新冠病毒感染率也有所上升,中國疾控中心8月8日公布的7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
“以為是空調吹多了或者上火了,沒想到是又一次新冠感染”;“大三伏天的居然又‘陽’了”;“除了沒有連續高燒,喉嚨痛、鼻塞、咳嗽等癥狀又經歷了一遍”。近期,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少人表示自己“陽了”,出現發燒、......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熊曉犁團隊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合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大力支持下,揭示了非典型VH1-2抗體耐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突變的......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772號公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動物血吸蟲病團隊與國內生物科技企業合作研發的“日本血吸蟲抗體檢測試紙條”獲批國家一類新獸藥注冊證書。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流......
該所研究員賴仞團隊近期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彭小忠和廖國陽團隊以及四川大學趙旭東團隊,共同揭示了轉鐵蛋白受體是另一種通過直接與病毒刺突蛋白高親和力結合而介導新冠病毒進入的受體。《美國科學院......
2023年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課題組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課題組合作在《Molecular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quo......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爆發以來,已成為目前較為嚴重的流行病之一。血清蛋白質/代謝物是監測新冠-宿主間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的靈敏靶標,但其在奧密克戎毒株輕癥感染人群中,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患者體內特征性變化仍不......
部分民眾總感覺“陽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現象,在近期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層面的科學論證:新冠病毒會對部分感染者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涉及肺、腎、腦、運動能力、血糖、疲勞、嗅/味覺異常、......
2020年7月,位于法國里昂的CroixRousse醫院宣布,他們正在使用一款新型的高靈敏度人體呼出氣體分析儀,該儀器有望在幾秒鐘內快速識別和檢測出新冠病毒。這款分析儀器的運作方式與傳統PCR測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