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狀病毒,尤其是埃博拉病毒(EBOV)和馬爾堡病毒(MARV),其致病性強和致死率高,被歸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先前研究結果證實蝙蝠是MARV的自然宿主;而Lloviu病毒(LLOV)和邦巴利病毒(BOMV)的發現表明蝙蝠可能攜帶有更多新型絲狀病毒。
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聯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團隊對新發現的一株蝙蝠絲狀病毒(命名為:勐臘病毒,MLAV)進行了特征鑒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
圖:基于MLAV基因組序列構建的進化樹,MLAV屬于絲狀病毒科滇絲病毒屬
國內蝙蝠攜帶絲狀病毒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2012年石正麗團隊首次發文證實國內蝙蝠攜帶有絲狀病毒的抗體(Yuan et al., Virology Journal, 2012),2015年其他研究團隊在云南地區的棕果蝠中發現了一段絲狀病毒的序列,2017年石正麗團隊在云南地區的果蝠中發現了遺傳多樣的新型絲狀病毒的序列(Yang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17)。基于前期研究結果,石正麗團隊和王林發團隊選取其中一株病毒進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和傳統PCR擴增了該病毒的基因組編碼區序列,全長為18,330bp,同其他絲狀病毒一樣,該基因組順序編碼NP, VP35, VP40, GP, VP30, VP24和L基因。在基因組水平,該病毒同已知絲狀病毒相似度為32%-54%,基于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分類標準,該病毒屬于絲狀病毒科新屬、新種,命名為滇絲病毒屬(Dianlovirus)勐臘病毒種(MLAV)。在遺傳進化關系上,MLAV更接近于MARV,因為其GP基因不存在翻譯移碼。通過CRISPR-Cas9技術證實了MLAV同其他絲狀病毒一樣利用尼曼匹克C1(NPC1)為受體。基于最小基因組技術,證實了MLAV的復制酶系統可以同EBOV和MARV互換。同時MLAV的假病毒可以入侵多種宿主來源的細胞,表明MLAV存在跨種感染的風險。
該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蝙蝠是多種病原的自然宿主,為了降低跨種感染的風險,要減少對野生蝙蝠的接觸。石正麗長期聚焦于野生動物新病原的發現,致力于在病毒傳播到人群之前發現它們,并評估其致病性。武漢病毒所副研究員楊興婁和Duke-Nus醫學院博士后Tan Chee Wah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石正麗和王林發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導項目、新加坡MINDEF項目的支持。
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孫杰(JieSun)、臧充之(ChongzhiZang)聯合Cedars-Sinai醫療中心PeterChen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Anaberrantimmune-epit......
中國專家團隊應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養殖哺乳動物中的潛在跨物種傳播風險等,將為構建多維度公共衛生風險評估與新發傳染病預測預報體系提供數據支持。北京時間4日23時,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
轉眼間,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過去了四年半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恐慌無措,到今天能夠習以為常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感染,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與病毒共存。根據《人民日報》此前的報道,到2022年底,海南、浙江、四川......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與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合并感染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建立了一種納米孔單......
病毒,這些微觀世界中的隱形殺手,以其微小的體積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它們是引發病毒性肺炎、肝炎、病毒性腹瀉以及艾滋病等嚴重傳染病的元兇,每年都會導致全球數千萬生命的消逝。特別是近年來,諸如新型冠......
急性感染通常伴隨著食欲減退(或厭食)和嗜睡等“疾病行為”,這些“疾病行為”看似簡單尋常,但其實際上是由免疫系統介導的一套精心調控的代謝適應性反應所介導的結果。人體產生和感知“疾病行為”的目的是優化免疫......
編譯|徐銳瑪瑙斯市奧羅普切熱暴發與森林砍伐有關。圖片來源:MICHAELDANTAS/AFPVIAGETTYIMAGES一種鮮為人知的病原體“奧羅普切病毒”正在南美洲蔓延,引起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的警......
據最新一期《微生物組》雜志報道,丹麥奧胡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冰蓋上發現一種巨型病毒。它生活在以微藻為主的冰雪表面。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巨型病毒以雪藻為食,可以間接減緩冰的融化。病毒通常比細菌小得多。普......
聯合國大會在2018年設立了“世界食品安全日”,每年的6月7日是聯合國規定的“世界食品安全日”這項活動是由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共同推動發起的。今年的主題是“食品安全:未雨綢繆”。......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通報,墨西哥一名有慢性病患者在感染禽流感病毒H5N2后死亡,這種毒株此前未在人類身上確診過。據悉,這名59歲的男子在墨西哥城住院期間被檢測出感染了這種病毒。該患者出現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