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細胞生化所研究員李林
李林曾經有“二怕”:怕見記者、怕殺實驗鼠;他又有“二不怕”:不怕科研難題、不怕嘗試轉型。
科研樂趣讓他“上癮”
今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李林不得不見了一回記者。他對記者的“怕”,源于1992年學成歸國時的情形。1990年,他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兩年的博士后工作一結束,李林沒有任何猶豫就回國了。家里親友紛紛來電詢問、媒體不斷采訪他回國的原因……他的回答卻很簡單:人無信不立,既然答應學成回國,豈能食言!
“我喜歡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媒體采訪太浪費時間,從那之后,我就一直躲著記者。”李林說,科研的樂趣讓他“上癮”。從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后,他考入中科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師從酶學大師許根俊院士。
實驗要用肝臟提純一些蛋白質,他害怕殺實驗鼠,就大清早跑去菜市場買雞肝。
第一次看到蛋白質被純化出來時,他激動得差點掉眼淚!從此,每次做實驗,他的內心都漲滿了一種幸福感——實驗間隙過走道,他總是小跑著,多省下一秒用在實驗上也是好的。
開拓生命科學的“藍海”
開拓生命科學領域的“藍海”,李林的內心總縈繞著兩個問題:能不能?敢不敢?他研究生階段學的是酶學,博士后轉攻分子生物學,去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又醉心于細胞生物學,每個新領域都令他感覺從內心噴薄出生命的熱情。
1997年,他遇上了“Wnt信號通路”。Wnt是一種分泌性蛋白,在生命體中“權限”很大:缺了它,胚胎早期生長發育就無法進行;它亂了陣腳,可能引發成年生命體體內的多種腫瘤或癌癥。它靠濃度變化,發出不同的信號,通過不同途徑傳遞給千千萬萬個細胞。“Wnt的信號通路就像一張巨大的網,但我們對它了解太少!”李林說,“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這個想法讓我激動萬分。”
十幾年彈指而過,李林在這片“藍海”中縱橫開闔,揭開了一個個生命科學界矚目的謎團:Wnt是如何待在細胞外,就能把信號傳遞進細胞?Wnt在表觀遺傳中如何發揮作用?……這些答案為干細胞分化、腫瘤發病機理等等重大問題的深入理解,帶來全新的視野,也可能為癌癥治療帶來新的診斷方法、新藥靶點。
解開一個謎團,又會有幾個謎團接踵而來。近兩年,李林在實驗室組建起斑馬魚動物模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準備把研究再深入一層。最近,他還招收了一名研究助手,準備將結構生物學引入自己的研究。
等有機會還天天做實驗
走上管理崗位,是他的又一次轉型。2002年初,李林被任命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繁雜的行政工作讓李林的實驗時間越來越少。每次回實驗室,他都羨慕地看著做實驗的學生們:等有機會,我還天天做實驗!
抱著一個科學家的良知與公正,李林在擔任所長以及上海生命科學院院長特別助理期間,為建立科研評估機制、營造科研文化氛圍、運行管理規章,花費了不少心血。他認為,好的機制不僅能激發科學家的創新熱情,還能減少學術腐敗。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杰出盟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黨組書記、第二屆和第三屆主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原所長,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
“做科學研究工作務必勤奮、誠信、求真務實。”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22年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生舉行的百歲壽辰紀念活動上,期頤之年的李德生再次囑咐后輩們。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李德生看來,......
(2024年6月25日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修訂通過)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由院士組成,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致力于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第二條中......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龐無忌)1983年,中國提出“熱堆-快堆-聚變堆”的核能“三步走”戰略。在這一框架下,40余年來,中國核能領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多位院士專家在日前舉辦的核能“三步走”院......
作為中科院審議通過“改進院士遴選機制、維護院士稱號純潔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選,2023年院士增選意義重大。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的《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一文中透露:在候選人公示階段取消......
作為中科院審議通過“改進院士遴選機制、維護院士稱號純潔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選,2023年院士增選意義重大。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的《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一文中透露:在候選人公示階段取消......
任繼周受訪者供圖又一年綠樹蔭濃、鳴蟬聲聲,任繼周迎來了人生中第100個夏天。盡管雙眼視力有限,他仍然堅持每天工作5個小時。他還有晝思夜夢的事業尚未完成,還有念茲在茲的草業后學掛在心上,總想著再做點什么......
6月28日,廣州醫科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廣州番禺校區舉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老校長鐘南山出席畢業典禮。廣州醫科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廣州醫科大學微......
周濟,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發明了高性能低溫燒結陶瓷電磁介質材料,解決了無源電子元器件片式化和集成的關鍵技術難題,推動了我國片式電感器和無源集成產業的形成和......
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長卿山西麓的“兩彈城”,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簡稱九院)曾經的“大本營”,也是最重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之一。鄧稼先任九院院長時的故居就坐落于此。不久前,曾與鄧稼先共事20多年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