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決定》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提高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權威性和榮譽性,主要規定了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規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重大事項,按照有關規定報黨中央。二是規定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和獎勵等級有關決議等事項,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三是規定國家科學技術獎堅持國家戰略導向,與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緊密結合。
此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改的核心變化是突出了黨中央的領導,體現了國家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體現了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央以制度創新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力度和決心。加強黨中央對科技獎勵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將科技獎勵納入到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之中,實現有效統籌,更好地發揮科技獎勵的導向性,構建更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創新生態。這也對未來的科技獎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盼。
科技獎勵由來已久,與近代科學的發展相伴而行,其思想及功能是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在1957年發表的《科學發現的優先權》一文中首先提出的。默頓通過對科學史上大量存在的科學家相互爭奪科學發現的優先權這一現象的深入分析,開創性地引入了科學獎勵系統的概念,并力圖表明科學獎勵系統是理解科學如何運行的基礎。
默頓認為,“像其他建制一樣,科學建制也發展了一種給那些實現了其規范要求的人分發獎勵的經過精心設計的制度。”科學獎勵可以理解為科學技術活動的內在機制,科學主要通過約束機制與動力機制運行。科學獎勵系統就是通過約束機制控制科學家的科研行為,通過動力機制對榮譽進行分配以實現獎勵系統的目的。在這個系統中,從論文發表、成果引用、命名,一直到各種獎勵的分配是由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大小決定的。因此,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作出巨大的科學貢獻,其最高的報償就是獲得科學共同體的承認。
隨著科學職業化的不斷推進,科學的功能不斷彰顯。二戰期間,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戰時科學研究與開發取得了空前成就。“曼哈頓計劃”使人們普遍認為,科學不僅可以制造出威力無比的武器,而且可以用來解決貧窮、健康、住房、教育、運輸和通信等方面的物質缺乏問題。自此,科學開始與國家緊密結合,進入了大科學時代。科學獎勵也由此發展為科技獎勵,從科學共同體運行的內部管理向外部管理延伸,成為國家管理科學技術的重要工具。政府及其他社會機構和個人設立科技獎勵對那些通過科學技術活動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嘉獎成為制度化的行為。
在我國,科技獎勵制度是黨和國家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科技獎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熱情、促進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推動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提升國際地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科技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國科技發展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科技獎勵制度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成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新時代科技獎勵工作的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層面:
一是從成果內容上更多地反映國家戰略需求。隨著科學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日趨提升,科學的發展已經完全置于國家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之下。各國政府紛紛強化科技創新戰略并調整科學技術政策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增加科學研究的總體投入,關注重點領域的發展進程,并積極推動新興前沿領域的形成,從而確保在以科技為動力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新時代科技獎勵從科學共同體承認向國家和社會承認拓展,其引領導向作用日漸突出,讓科技報國的精神薪火相傳。
二是從工作過程上更好優化科技評價環境。科技獎勵對于激勵創新、獎掖后學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獎勵本身就是科技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升推薦人的責任意識、加強科技獎勵的公開透明度等具體措施,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促進全面準確評價科技成果的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價值,加快構建政府、科技社團、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體系,堅持科學分類、多維度評價,為“破四唯”之后如何“立新標”探索有益的路徑。
三是建立層次分明、功能明確、完善協調的國家科技獎勵體系。明確科技獎勵制度與薪酬分配制度的功能差異,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使用導向,避免表彰獎勵與物質利益簡單掛鉤。完善統籌協調的科技獎勵制度體系,統籌協調國家、地方、部門以及社會力量設獎,考慮不同地方、不同部門以及社會力量設獎的特色和創新。合理調整政府科技獎勵與社會力量設獎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科技社團和市場的力量,為社會力量設獎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及制度規范,形成國家科技獎少而精,省部級獎和社會力量設獎健康有序、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關于2024年第三批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按照重慶市科研項目相關管理規定,根據工作安排,市科學技術局委托第三方管理機構組織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現對近期驗收的科研項目進行公......
202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提高國家科學技......
202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提高國家科學技......
202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提高國家科學技......
第七屆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已對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進行了綜合評審。根據有關規定,現將2022年度通過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綜合評審、擬授獎的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98項省自然科學獎、21項省......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進行重要修訂,旨在進一步強化科技獎勵制度,鼓勵科技創......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進行重要修訂,旨在進一步強化科技獎勵制度,鼓勵科技創......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于2024年5月10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
“企業科研投入占比是多少,近年成果轉化情況如何?”“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哪些困難?”5月20日至23日,由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祝春秀率領的執法檢查組,深入南充、遂寧市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
新修訂的《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以下簡稱“新修訂的《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于2024年5月10日表決通過,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修法背景科技是第一生產......